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许传传 记者 赵丹丹)12 月 26 日,南京浦口区首个区级生活垃圾分类宣教馆正式建成并启用。该宣教馆以数据化、科技化、寓教化的展示手段,打造可听、可视、可触、可感的 " 四维 " 教育空间,参观者可以沉浸式体验如何垃圾分类。
浦口区首个区级生活垃圾分类宣教馆位于宜兰路 1 号,总共分为五大板块,分别是:一看、二话、三学、四助、五做。
" 一看 " 是 " 古往今来看分类 "。通过完整的历史时间线——从殷商时期一直到实行垃圾分类的强制时代,逐步展现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垃圾分类意识和环境保护手段的发展与更新。
在场馆内的创意展示区,参观者可以看到用废钢管、废铁丝做成的自行车造型,搭配可回收塑料做成的仿真花。还有用纸板、泡沫和玉米棒做成的 " 航天一号 " 火箭模型以及用纸板、黏土、泡沫和玉米棒做成的 " 小鸟的家 "。这些都是可回收物加工制造的用品,很别致,也体现了环保理念。
" 二话 " 是 " 浦言浦语话分类 "。上世纪 80 年代的复古插画配合浦口流传的方言绝句,很接地气。
△ 市民参与垃圾分类互动游戏
" 三学 " 是 " 沉浸体验学分类 "。互动答题系统,将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种类以问答游戏的形式呈现,从而实现在轻松的游戏过程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的作用。AI 体感互动系统,使用了最新的体感捕捉设备,使用者通过动作即可参与垃圾分类的互动游戏,进一步加深使用者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印象与记忆。
" 四助 " 是 " 志愿服务助分类 "。通过对以往志愿服务活动的展示与记录,引导更多人参与到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中去,共同创建美丽新浦口。
" 五做 " 是 " 共创未来做分类 "。此板块通过展示各类用废旧材料、再生材料制作的物品,直观地表达了 " 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 这一理念,从而鼓励和调动起更多人参与到 " 废物再利用 " 的活动中。
浦口区城管局相关人员表示,下一步该区将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课程、活动,向全体市民宣传科普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宣传的覆盖面;常态化组织 " 跟着垃圾趣旅行 " 教育活动,助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此外,全区中小学开展文明小天使等 " 三小行动 ",引导在校学生发挥自觉分类、管好家人、示范引领作用。
(通讯员供图 校对 张静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