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下琐言》
[清]甘熙 撰
凤凰出版社
2021 年 01 月
内 容 简 介
覆舟山到底在哪?清凉寺的珍珠井与陈后主有关吗?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这本南京掌故笔记《白下琐言》里。
《白下琐言》共十卷,清代南京著名文人甘熙撰。甘熙也是如今南京甘熙故居的主人,这座南京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又称 " 九十九间半 "。
本书是甘熙所辑六朝至清道光间南京地方史料汇编。这本书名取自何处?南京北郊旧有白石山,山下坡地称为白下陂,晋陶侃曾于此筑军事要塞白石垒,唐武德九年(626 年)更金陵县为白下县,后虽废置更名,但 " 白下 " 已成为南京别称之一。
《白下琐言》辑录的内容十分广博,或撷自前书,或出自耳闻目睹,涉及寺庙、河山、桥梁、城门、街巷、园林、书画、金石、科举、戏曲、宦绩、民俗、祠祀、佚闻等。
比如,覆舟山到底在哪?书中也有考辨。卷三中写道:" 覆舟山,鸡鸣寺东北一阜,下临小教场者是。吕太守燕昭新修府志力辨其非,以太平门外蒋庙之西仓山当之。" 随后,甘熙又根据《太平寰宇记》《六朝事迹编类》《晋书 · 礼乐志》等记载,加上自己对山形、方位的判断,力辨覆舟山不是玄武湖北、蒋庙之西之仓山,而是位于玄武湖南、鸡鸣寺东北方的小山。
清凉寺的珍珠井与陈后主有关吗?书中也有答案。清凉寺的井俗称为胭脂井,不少人以为这是陈后主躲避隋兵的地方。甘熙指出清凉寺是南唐避暑宫,并不是南朝陈景阳宫的旧迹。此外,书中也详细介绍了南京的井:" 城中人烟辐辏,食井不可胜计。汉西门侧有四眼井,北门桥转东有三眼井,进香河尽处有九眼井,红纸廊转北有三道高井,小英府后街有方井,颜料坊内有凤凰井,四象桥转东有邀贵井,江宁县署后有金沙井,皆以井著名。"
虽然早在《白下琐言》出现之前,南京已有比较丰富的地方文献,如《客座赘语》《金陵琐事》等。但是甘熙藏书宏博,学养深厚,因此,本书对于南京地方文史研究仍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甘熙(1797 — 1852),字实庵,号石安居士,江苏江宁(今南京)人。道光十九年(1839)进士,以知县签分广西,后历官郎中、礼部仪制司、户部广东司兼云南司主稿等,曾参与东西陵堪舆,禁青龙诸山开采,浚秦淮支河。家有津逮楼,藏书十万余卷,著有《灵谷禅林志》《金陵忠义孝悌祠传赞》《金石题咏汇编》《后湖水利考》等。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然 整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