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2-29
追着雪花看新疆丨从运河之都到天山北麓,他们为什么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从卫星地图俯瞰荒芜的准噶尔盆地,西南角有一片绿洲,一座年轻的兵团城市诞生于此,它就是第七师胡杨河市。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跟随 " 追着雪花看新疆 " 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和胡杨河市第一中学。这里有一群来自江苏淮安的援疆人,跨越近 4000 公里,从运河之都来到天山北麓。天山雪松根连根,淮安七师心连心,他们希望能够在当地留下一支 " 带不走 " 的队伍。

△胡杨河市第一中学 陈露 / 摄 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供图

" 我是来报恩的 "

上世纪 80 年代初,汪伟国在江苏老家读中学,每月都会收到新疆的来信,寄信人是他的姨父,一名 1964 年参与支边的大学生。姨父在信中教他如何做事做人。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没有远在新疆的姨父的谆谆教导,绝对不会有我的今天,我一直感谢我的姨父,所以我是来报恩的,带领淮安援疆教师,发扬‘兵团精神’,助力新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汪伟国在上课

汪伟国是江苏省淮海中学的副校长,今年 2 月来到胡杨河市第一中学任副校长,同时教语文课。" 这里的孩子善良热情,讲礼貌,但他们的文化课基础薄弱,知识面比较窄。作为援疆老师,我们坚持小坡度、低起点,从基础的知识讲起,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都动起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做课堂的主人。"

△胡杨河市第一中学

七年级三班的夏依麦尔但 · 凯塞尔是汪伟国的学生,他告诉记者,汪老师的课上会讲很多课外知识,很有意思。桠赛尔 · 阿卜杜克热木也在七年级三班,她同样很喜欢语文课。" 汪老师写的文章很生动,我想向他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入疆以来,汪伟国坚持写教育随笔,已有 200 多篇。

△汪伟国在上课

除了上好课,汪伟国通过师徒结对、传帮带等形式,在备课、上课、作业等方面给予青年教师指导;开展示范课、观摩课,帮助青年教师梳理教学思路、设计教学环节;走进青年教师的课堂,指出课堂中的优点与不足,传授教学经验 …… 汪伟国希望能在援疆工作结束前,给这里留下一支业务精良、素质过硬的 " 带不走 " 的队伍。

00 后邓梦琪今年 9 月入职胡杨河市第一中学,是汪伟国的 " 徒弟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她跟着汪伟国学习到了不少:课堂如何生动有趣、课堂环节设计如何更连贯 ……" 在日常和学生的相处上,汪老师也很亲切,常常主动关心学生。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给刚来的七年级学生准备了字典,这是我没想到的,这些孩子刚来,确实有很多字不认识。"

00 后援疆老师接过支教 " 接力棒 "

据了解,近三年,江苏省淮安市以 " 组团式 " 教育援疆方式选派 19 名教师到胡杨河市第一中学开展援疆支教工作。2023 年 2 月,汪伟国等第二批 " 组团式 " 援疆教师共有 10 人,在七年级任教 1 名,高一、高二、高三分别任教 3 名,涉及语文、物理、化学、生物等 8 门学科。

△李春雨在上课 受访者供图

00 后李春雨是这批援疆教师中年纪最小的。她毕业后就职于江苏涟水县涟州高级中学,在江苏工作一个学期后,被问愿不愿意去援疆,她坚定地说愿意。因为她想把自己曾经受到的照顾和关心接力下去。李春雨是甘肃人,初中时,有老师来到她的学校支教。" 那位老师很照顾关心我们,我很喜欢她,那会我就想长大后一定要像她一样。" 李春雨教学高一四个班级的生物,真诚地和学生们打成了一片。

△李春雨在上课 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淮安援疆教师还将全国知名德育品牌 " 周恩来班 " 带到了胡杨河市第一中学,目前该校共创建 10 个 " 周恩来班 "。此外,援疆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教研组活动,主动开展示范公开课。截至目前,援疆教师已上示范公开课 110 余节,受益学生 1500 多名。

主刀当地首例高难手术,用实招见实效

12 月 23 日,现代快报记者见到王彦平时,他正在科室内讲课,边上坐着第七师医院神经外科的几名年轻医生。

△王彦平(左三)在科室内讲课

王彦平今年 5 月来到第七师医院,这也是他第一次来新疆。面对记者,他直言当时没有想过来这边,因为太远了。

" 那会省里通知要选派人援疆,作了宣讲,我才了解到这边需要医疗资源,就觉得应该过来,这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和工作。" 王彦平说,作为医生,肯定希望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教给这里的医生,从而惠及新疆的病患,让他们得到较好的治疗。

△王彦平和患者陈奶奶家属交流

"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做这么高难的手术,真的感谢淮安医护人员。" 不久前,康复出院的李女士给王彦平等医生送来了锦旗。李女士的手术是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地方首例经显微镜下后正中入路腰椎椎管内占位切除术,由王彦平主刀。

" 想不想回家啊?要多吃一点东西,好不好?营养好恢复快就能早点回家了。"9 天前,王彦平给 78 岁的陈奶奶做了小脑肿瘤切除手术,也是该地首例。术后情况良好,陈奶奶大概在年底前就能出院。

向百姓健康 " 输血 ",为边疆医疗 " 造血 "

和王彦平同一批次的援疆医师里,淮安市金湖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徐峰目前任兵团第七师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自接到上级援疆选派通知后,他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决心在有限的援疆时间内培养一支 " 带不走 " 的医疗科研队伍。

△兵团第七师医院 李瑞强 / 摄 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供图

光靠个人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患者需要。援疆以来,徐峰把医疗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新疆同行,根据科室的实际需求制定可行性的科研项目,努力提升当地医院泌尿外科技术水平。徐峰目前带教了两名刚毕业的医生,他说要把 " 输血 " 和 " 造血 " 功能结合起来,积极为第七师医院培养后备力量。

徐峰离家赴新疆前,儿子在他行李箱里放了一封信:" 我知道你会在那里做很多好事,帮助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我)等待您的凯旋 ……"

" 儿子今年初三,我没能陪伴左右,有些遗憾,但是看到孩子的鼓励与支持,我知道选择援疆是一件正确的事。" 徐峰告诉记者,自援疆以来,他所在的科室每个月有近 40 台手术,门诊量每月大约 200 人次。

据悉,2010 年以来,共有 10 批 55 名江苏省淮安市医疗专家援建第七师医院。秉承 " 技术援助 " 的理念,开展新技术 30 余项,如射频消融术、腹腔镜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等,填补了第七师医院空白。援疆医疗专家还积极开展 " 传帮带 ",共带教 200 余人次,集中讲课 40 多次。第七师医院普外科医疗技术水平逐年提升,目前年开展四级手术 100 多台,平均住院日从 2014 年的 11 天降至目前的 7 天。13 年来,淮安市投入援疆资金 1.28 亿元支持第七师医院开展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建设,从医用设施硬件上根本改变了当地群众 " 看病难 " 的问题。

此外,现代快报记者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了解到,截至 2023 年 6 月,淮安市 13 年来先后选派 342 名优秀干部人才到第七师工作,淮安市对口援建七师项目 274 个,安排援建资金 18.2 亿元。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新月 除标注外,其余为记者拍摄

(校对 许元华 编辑 张宇)

相关标签

新疆 教学 淮安 上课 江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