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目前国际通用的公历在我国民间俗称 " 阳历 ",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即一个回归年的运动周期来制定的。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 365.2422 天,即 365 天 5 小时 48 分 46 秒。
由于回归年不是整数,所以规定公历每 4 年设置 1 个闰年。凡公历年数能被 4 除尽的年份为闰年,2 月有 29 天,全年 366 天;除不尽的年份为平年,2 月有 28 天,全年 365 天。2024 年能被 4 除尽,所以是闰年。但如果是整世纪年(如 1800 年、1900 年、2100 年)可以被 100 整除但不能被 400 整除,仍为平年。
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它对年、月和节气的安排是以月相盈亏和太阳周年视运动两个自然周期为依据制定的。
农历根据月亮的朔望变化定月,全年 12 个月,大月 30 天,小月 29 天,全年 354 天或 355 天,比公历年(也称回归年)的 365 天或 366 天少了 10 至 12 天。
为了调节 12 个朔望月与一个回归年的时差,我国古人采用设置 " 闰月 " 的方法。现行农历 " 置闰 " 方法是 " 十九年七闰 ",即每隔 2 到 3 年增加 1 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叫 " 闰月 "。有闰月的年份叫闰年,包含 13 个农历月,年长 384 天或 385 天,反之没有闰月的年份称为平年。
杨婧表示," 置闰 " 的规则是依据二十四节气来定。农历以十二个中气分别作为十二个月的标志,即每个月都有一个中气。如果一个农历月里没有中气,这个月就称为上一个月的 " 闰月 "。
即将到来的农历甲辰年没有闰月,因此是一个平年,其对应的公历日期为 2024 年 2 月 10 日至 2025 年 1 月 28 日,共计 354 天。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