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大道如砥砺
勇毅行者无疆
抵御风险挑战、迈上更高台阶
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大局中
" 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 "
立市之基在产业
强市之要在产业!
数据再次印证了实体经济是最稳固的经济底盘:
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预计 2023 年全市规上工业产值超 2.5 万亿元,同比增长 5.2% 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达 6000 亿元,同比增长 7.7% 左右,增速高于全省平均。
产业之城以决胜实绩点燃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的澎湃动能。
稳运行
一条主线贯彻始终
产能由最初的每年 5 万台提升至现在的 20 万台,初冬的上汽大通无锡生产基地内,一条条无人化生产线颠覆了传统以人工为主的生产系统。前不久,无锡基地 GST 系列产品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约 30 亿元,首款车型预计在 2024 年投产。
稳运行、促增长一条主线贯彻始终。逐月提升、回稳向好背后是严谨细密的施策。
聚焦产业集群建设,我市先后出台了 "465" 现代产业集群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国有企业参与集群建设和集群促进组织建设 4 个实施意见、19 个产业集群(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年度工作要点,明确了各集群发展路径,制定了集成电路和新能源 2 个专项扶持政策,和现有现代产业政策一起构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
技术更迭、市场破圈、能级跃升的产业化浪潮中,回荡着 "465" 现代产业集群进击发展的铿锵鼓点。目前,全市 "465" 现代产业集群已集聚规模以上企业 4321 家,预计全年将实现规上营收 1.85 万亿元。
抓集群
能级跃升敲响进击鼓点
位于滨湖区的隆盛新能源胡埭一期工厂 15 条产线业绩 2023 年再破历史纪录:前 9 个月产值为 4.8 亿元,同比增速达 240.05%,预计全年产值将近 7.5 亿元。
" 目前,无锡已落户力神动力电池、恩捷新材料、蜂巢能源等一批重特大项目,集聚了安普瑞斯、天奇新动力、理奇智能装备等一批上下游企业。" 相关人士介绍,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角逐动力电池 " 新赛道 " 成为无锡产业主攻方向。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从一张造车版图的突破,可以瞥见无锡以 "465" 现代产业集群建设、"3010" 重点产业链为抓手,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坚实步伐。
从营收规模看,1 — 11 月全市有 9 个产业超千亿元,其中物联网、新材料产业超 2000 亿元,高端装备、集成电路、软件、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超 1500 亿元,还有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纺织服装 3 个产业超 1000 亿元。预计全年规上营收超 2000 亿元的产业集群可达 6 个,比上年增加 4 个。
从发展质素看,集群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市获评国家级集群荣誉 5 个,其中,物联网、生物医药、高端纺织 3 个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惠山区智能基础零部件、锡山区电动车及零部件 2 个集群入围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均并列全省第一。获评省级集群荣誉 7 个,全省最多。
以集群为抓手,推动产业向新、向高,无锡形成了从顶层架构到产业链精雕的 " 一集群一策 " 的系统打法。
目前,我市有 6 家市级集群发展促进组织获得认定,特色园区在无锡产业版图集聚新势能," 链主 " 企业的全链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价值链的话语权和主导力。在锡山电动车产业园,雅迪、新日、台铃等和一批专业协作配套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在全国电动车产业占据优势地位。
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近期,第一批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已开始认定工作,全市近百家特色园区正在推进建设。
促融合
" 智改数转网联 " 赋能制造
9 个项目入选!近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公布了 2023 年 5G 工厂名录,无锡 9 个项目榜上有名,数量居全省第二。
" 智改、数转、网联 ",数实融合场景 " 唤醒 " 新工业。
❖ 2023 年以来,全市已创成各类智能制造标杆超 1300 个,其中,省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培育对象 177 家,数量居全省第一;
❖ 省级智能工厂 14 家,数量居全省第二,博世、施耐德电气、中信泰富特钢在全球灯塔工厂版图点亮坐标。全市新增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 3 个、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项目 570 个,数量均位列全省第二;
❖ 新增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 17 家、省星级上云企业 550 家。
推动服务商做大做强,全市新增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 9 家、数量居全省第二,从供需两端助推企业 " 转起来 "。
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数字经济大动脉,全市累计开通 5G 基站 25263 个,重点场所 5G 网络通达率达 100%。5G、千兆光网在各类园区、企业深度覆盖,红豆男装入围工信部首批 5G 全连接工厂,新增省级 5G 全连接工厂 6 家、数量居全省第二。谋划建设新兴城市算力中心,落地 " 算力券 " 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中国移动长三角(无锡)马山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打造 " 算力洼地 "。
攀高筑强,转型发展的能级跃升中,新质生产力引领着城市高质量发展跑出新的加速度。
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 7.3%、8.0%,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速 2.2 和 2.9 个百分点。瞄准航空航天、人形机器人、元宇宙等科技前沿,一大批链主企业入驻无锡,带动上下游企业加速聚集:思源电气功率型储能器件产业基地项目近期奠基、东方空间航天动力综合性产业基地的过渡厂房投产 …… 高水平领军团队和高成长性企业接连导入,抢占着未来竞争制高点。
强服务
破解企业 " 急难愁盼 "
越是爬坡过坎,越是要找准制约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解决好企业 " 急难愁盼 " 问题,把企业当成 " 自己人 "。
2023 年以来,无锡积极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对行政审批制度持续进行 " 颗粒化 " 改进,升级上线 " 无难事、悉心办 " 锡企服务平台,最新发布的 9 项惠企政策和 1 项 " 免申即享 " 项目精准惠及 420 家专精特新企业。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惠企政策,及时做好配套政策研发,注重提高政策的覆盖面、精细度和受益率。
中小企业在无锡产业的沃土上拔节生长,2023 年全市新增 146 家企业入围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累计达 232 家,新增和累计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二,实现重大突破。从创新型中小企业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梯度培育机制为产业高原的隆起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手握一本产业链图谱,带着企业组团出击开展 " 实景对接 "。
针对企业发展面临的需求不足、订单不足、供应链不稳的迫切问题,市工信系统创新开展 " 十百千万 " 市场开拓行动,聚焦十条重点产业链,开展百场对接、实施千企组团、组织万企抢单,成功对接 14 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立 "1+8+N" 企业服务体系,着力破解企业 " 急难愁盼 " 问题。
截至 2023 年底,围绕企业市场开拓行动,全市工信系统共计举办 127 场,参加企业 7883 家(次),新增企业订单约 156 亿元,促成合作意向订单项目 86 个。
2024 年吹响序曲,加快推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型工业化,绘就成高质量发展无锡图景,唯有奋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