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哈尔滨日报记者 申志远 于秋莹 文 / 摄 / 视频拍摄
北大荒版画的先驱和开创者之一,张祯麒的作品代表了黑龙江版画早期发展的成就。2024 年适逢张祯麒诞辰九十周年,黑龙江(国际)版画博物馆以馆藏为主,遴选其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九十幅,特举办主题为 " 静水流深 " 的回顾展,以纪念他为黑龙江版画发展做出的特殊贡献。展览从 1 月 5 日开展,将持续至 3 月 25 日,市民和游客可到黑龙江(国际)版画博物馆免费观展。
" 静水流深 " 是对张祯麒艺术创作心理与境界的整体概括与表述。张祯麒的作品在整体上有种凝固的观感,这是一种静远的场景描述。" 静水 " 象征着一种自我的状态,而 " 流深 " 则昭示着 " 静水 " 表层下的博大与精深。" 静水流深 " 常形容一个人表面宁静与内在丰富合一的生命境界。张祯麒一生的创作,恰能印证这种艺术实践心理。面对纷繁世事,他不事张扬、温和以待,将自己丰富的艺术思绪付诸画面,创作出多元的版画序列,展现出创作技艺和观念双向并进、不断拓展的艺术态度。
本次展览分为时代叙事、边域观照、诗化意象和语言之变四个板块,囊括了张祯麒创作的主要取向。其中 " 时代叙事 " 中展示的 " 北大荒系列 " 版画,是其最为人熟知的作品;" 边域观照 " 是描绘内蒙古、新疆和海南等地景物的不同尝试;" 诗化意象 " 展现八、九十年代对大自然的心灵化探索;" 语言之变 " 是作者在非洲行之后创作的水印题材作品,集中体现了艺术家对于本体语言的思考,另外该板块同时展现作者在黑白语言方面的创作与实践。
《乌苏里江晚眺》 套色木刻 33×26cm 1960
《牧归》 套色木刻 50×101cm 1960
《黎明》 套色木刻 33×51cm 1961
《南疆巴扎》 套色木刻 30×62cm 1962
《塔里木河暮歌》 套色木刻 39×60cm 1962
《明月出天山》 套色木刻 42×46cm 1963
《母校来信》 套色木刻 56×83cm 1973
《乌兰牧骑之歌》 套色木刻 49×102cm 1973
《皎皎江月》 套色木刻 47×57cm 1979
《艳秋出猎图》 套色木刻 70×70cm 1979
《春潮》 套色木刻 44×50cm 1980
《歌手》 黑白木刻 18×21cm 1980
《渔烟》 套色木刻 39×57cm 1983
《海恋》 套色木刻 38×59cm 1981
《蜻蜓》 水印木刻 50×50cm 1987
《寒林》 套色木刻 59×62cm 1990
《秋籁》 套色木刻 38×50cm 1997
编辑 于秋莹
值班主编 申志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