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4 月份
一条贵州女孩
彭小桐考上吉林外国语大学研究生
喜极而泣的视频刷遍网络
牵动着万千网友的心

此后
吉林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委派老师
跨越 3000 公里
对她进行 " 特殊家访 "
并为她免除全部学费
提供了奖学金、助学金
同年 8 月 28 日
彭小桐从贵州毕节到长春入学
如今几个月过去
她已经变成了一个纯粹的
" 东北姑娘 "

" 在长春求学,啥感觉?" 面对记者的提问,乐观的彭小桐幽默地回答," 吃得好、玩得好、学得好,我现在已成为长春的‘三好’学生了!"
此前,24 岁的彭小桐在千军万马的考研大军中脱颖而出,成为吉林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在她考研期间,双亲相继因病离世。可她并未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即使在最难熬的日子依旧自立自强,怀着父母的深情期许坚持每天读书,以青年人的自强不息,交出了一份坚韧顽强的绝佳答卷。而她考研成功后的那一句 " 千辛万苦得来的结果不能和父母分享 ",更是让无数网友心疼。
白色羽绒服、白色裤子、粉色帽子、浅色雪地鞋,在吉林外国语大学见到彭小桐时,她一副初到东北的打扮。" 这样穿与校园的雪地很搭,显得年轻有活力。" 彭小桐对采访的记者说。
" 这个孩子我们都喜欢,格外有礼貌 ",这是宿管阿姨对彭小桐的夸赞。在这位阿姨眼中,彭小桐每次上下楼都会与她打招呼。
" 东北人太好了,我在这里处处都能感受到东北同学、东北口音老师乃至东北口音打饭阿姨的热情。" 彭小桐说,正因为热爱东北、热爱东北人,她融入这里非常快,现在已经能够瞬间输出一堆东北话了。" 有一次我去打饭,告诉阿姨我要什么后,阿姨说‘你是东北的吧’,我说不是,我是南方的。阿姨说‘那你东北话讲得真好’,我觉得特别开心!" 彭小桐兴奋地说。
" 如今,嗯呐、沙楞的、干哈 …… 这些词我都会用了。" 彭小桐笑着说,她特别喜欢东北人大方直爽的性格,和大家相处久了,自己也变得更加开朗了。自从来到长春后,自己不再是考研时的 " 孤勇者 ",平时能够参加的活动很多。在学校,彭小桐特别喜欢去学校地球村,她觉得每个国家都建设得很美,她经常走进去一间一间地看。除了上课之外,彭小桐最喜欢去图书馆,她喜欢研究文献,她说研究生最重要的是学术创新能力,把以前的学术成果通读后,找到自己兴趣点,再把这个领域往前推进一步,这才是研究生应该有的素质。在学校,彭小桐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篇论文,学校老师对她的评价也是 " 非常优秀 "。
" 研究生两年,一年学习、一年实习,我满打满算在校园只有半年多了。" 彭小桐说她有些恋恋不舍,连最开始拒绝的澡堂,现在都觉得 " 真香 " 了。" 在长春,我不断被‘破防’!" 彭小桐说,到校后吃不到贵州菜,但东北菜很快俘虏了她的味蕾。她慕名去吃了锅包肉、酸菜和皮冻,那个口感都是自己喜欢的。她特别喜欢吃东北的大米饭,在食堂吃小火锅,也要去别的档口打一份米饭配着。
" 我还没有做长久规划,
只做了个近期规划。"
提起接下来的打算
彭小桐说
现在国家语合中心有个志愿者招募计划
她报了名
如果能申请成功
明年就会去印尼教中文
" 研究生毕业后呢?"
提到这个问题
彭小桐毫不回避地说
想过留在长春
觉得这是个久处不厌的地方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