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刁佳帅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堃雷
1 月 8 日,黑龙江省体育人才后备基地授牌仪式暨组建黑龙江青年女排参加 2025 年全运会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铁力市第一中学举行。仪式上,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向铁力一中授予黑龙江省体育人才后备基地称号,并向铁力一中女排赠送物资,省球类运动管理中心同铁力一中签订了组建黑龙江青年女排参加 2025 年全运会合作协议。
近年来,铁力市大力推进体教融合发展,支持铁力市第一中学排球事业做大做强。2023 年,铁力一中女子排球队更是实现了一年 " 四冠 ",创造了黑龙江省中学生排球运动最好成绩。2024 年伊始,铁力市第一中学荣获 " 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为辉煌往昔画上了 " 休止符 ",也为前路征程按下了 " 启动键 "。
铁力市聚焦 " 顶层设计 ",全力搭建排球事业发展 " 四梁八柱 ",高位推动体教融合发展,坚持做好教育保障,全力打造 " 排球之乡 ",依托雄厚的排球运动基础,结合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体育人才培养等内容,将发展排球事业写入市党代会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纳入 " 十四五 " 规划。2023 年,研究出台了《关于支持铁力市第一中学女子排球事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共计细化教练团队建设、女排队员培养、资金保障等 5 个方面 24 条具体措施,全面筑牢排球事业发展根基。支持铁力一中发展排球事业,累计投资 1602 万元,对铁力市第一中学标准化体育训练馆实施改扩建,每年安排 100 万元财政预算资金,设立铁力一中女排发展基金,并建立重大赛事奖励机制。2023 年 5 月,铁力市教育局向省教育厅提交了《关于申请铁力市排球馆建设项目资金的请示》,排球馆建设项目已纳入铁力市 2024 年重点推进的项目。
铁力市聚焦 " 人才引育 ",注入排球事业发展 " 源头活水 ",把人才作为推动排球事业发展的第一支撑,坚持精准引才、科学育才," 量身定制 " 了《专业人才需求目录》。2011 年,铁力市引进吉林大学排球专业优秀毕业生、辽宁男排队员等一批专业人才,担任排球教练和运动康复教练,并在住房保障、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在配强教练团队的基础上,铁力市高度重视排球队员的选拔培育,在发掘培养本土运动员的同时,多渠道引进后备人才,建立人才梯队。近年来,铁力一中先后被命名为 " 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 黑龙江省青少年排球训练基地 "" 黑龙江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多名女排队员入选国家少年女子排球队集训营名单,队员王艺竹入选中国女排,代表国家出征 2022 年女排世锦赛。
在 " 体教融合 " 上,铁力市充分激活排球事业发展 " 动力引擎 ",坚持一手抓训练、一手抓教学,深入推进体教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铁力一中女排现有在训队员 53 人,涵盖小、初、高不同学段,结合各阶段队员实际,实行差异化管理,做到 " 因材施教 "。
为进一步提升高中队员文化课水平,铁力一中开设了排球生辅导班,选派资深教师任教,科学分配训练与教学时间,确保学生均衡发展。铁力市着力畅通队员升学通道,先后同西南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多家知名高校签订优质生源基地协议,优化人才输送机制。近年来,共有 60 余名队员先后考入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院校,通过排球运动让更多学生进入名校,吸引了越来越多爱好排球的学生慕名而来,为铁力排球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引擎。
铁力市排球运动的蓬勃发展,也时刻牵动着全体龙江体育人的心。为进一步提升铁力一中排球运动示范引领作用,黑龙江省体育局决定在 2024 年将资助铁力一中 100 万元,将其命名为《黑龙江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23 — 2026)》(体教融合创建试点单位类)。未来,将引导和支持在铁力市举办全省排球比赛,对铁力一中女排参加全国比赛给予全面支持,可以冬季到临高基地进行转训,推动省球类运动管理中心与铁力一中签署参加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合作协议。
初心无悔排球路,风雨无阻追梦人。铁力市将牢牢把握 " 一年四冠 " 的契机,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持续擦亮铁力排球名片,奋力打造 " 排球之乡 ",为龙江体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贡献积极力量。
编辑 张堃雷
值班主编 封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