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4-01-09
人民日报:医保谈判不是随意砍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 唇枪舌剑 "" 反复议价 "" 锱铢必较 "…… 每年的国家医保目录调整,都需要经过谈判与竞价环节。谈判桌前,为了让患者用上更多高性价比的药品,确保医保基金的每一分钱花得更值," 灵魂砍价 " 已成常态。

前不久,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公布,126 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本次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将增至 3088 种,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人们的印象中,药品大幅降价进医保目录是常规操作。但 2023 年,100 个续约药品中,70% 的药品以原价续约;31 个品种因为销售额超出预期需降价,平均降价幅度仅为 6.7%。谈判成功的 23 个目录外创新药,价格平均降幅也比整体水平低 4.4 个百分点。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这一新变化,引发社会关注。

医保谈判是集合 13 亿多参保人的用药需求,与企业进行的 " 以量换价 " 的市场化机制。应以不超出医保基金和广大参保人承受能力为前提,以药品临床价值的全面科学评估为基础。医保谈判是与企业的协商,决不是 " 价格越低越好 " 的随意砍价,而是为参保人争取最大利益,同时赋能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从这个角度讲,低降幅让创新药品进医保,同样是为了参保人的最大利益,能够实现多方共赢。

医保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消除人民群众医疗的后顾之忧。一方面,以全民医保制度兜底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另一方面,医保要为参保患者提供用药保障,进而降低社会整体的疾病经济负担。

近年来,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对创新药的用药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开展了 6 年多。5 年内新上市的药品在当年医保目录新增药品中的占比,已从 2019 年的 32% 提高到 2023 年的 97.6%。创新药进医保,有效降低了群众药费负担,丰富了临床用药选择。以肿瘤用药为例,2017 年以前,国家医保目录中没有一个肿瘤靶向用药,而 2023 年版目录已经有 74 个肿瘤靶向药品,其中很多治疗领域实现了不同代际靶向药的多样化选择。

众所周知,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一款成功上市的创新药,成本收回的周期甚至长达 10 年以上。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既承载着广大患者的期望,也致力于赋能创新发展的目标。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在坚持保基本的前提下,建立了以新药为主体的医保准入和谈判续约机制,及时将创新药品以合理的价格纳入医保目录,并通过支持加快临床应用等方式,有力促进了医药行业创新发展。数据显示,新药从获批上市到进入目录的时间,已从原来的 5 年多缩短到现在的不到两年。80% 的新药能够在上市之后的两年内进入医保药品目录,2023 年更是有 57 个品种实现了当年获批、当年纳入目录。在医保谈判中,适当控制续约以及新增适应症降价药品的数量和降幅,给予创新药企业一个稳定预期,无疑为创新药发展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要把药品保障水平的提升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兜住、兜准、兜牢保障底线,尽力提升保障水平。如何在支持医药创新的同时平衡医保基金可负担能力,是一道长期考题。平衡好二者关系,不断改革完善相关规则,推动效果更好、质量更优、价格更为适宜的创新药品早日进医保,就能更好呵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权益,实现群众享实惠、基金保安全、企业得发展的共赢。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