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垚仟)王啸峰是近年来创作势头日盛的作家,他的作品多聚焦普通城市人的生活日常和内心波澜,描摹新时代中国式城市脸谱图和众生相。近日,由《钟山》杂志社和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王啸峰小说集《通古斯记忆》研讨会在南京举行,省内外学者、评论家围绕王啸峰的小说写作展开丰富的讨论。
△研讨会现场
《通古斯记忆》是江苏作家王啸峰的最新短篇小说集,2023 年 10 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书中 20 余篇短篇小说多是城市题材书写:有的书写城市中小人物的生活经历,展现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和人生冷暖,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自尊与坚守;有的营造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探索人性的欲望与人心的善恶。王啸峰细腻的笔触下,城市中小人物的悲与喜、爱与恨、挣扎与释然、迷茫与期望,始终有着温暖的底色。
△《通古斯记忆》王啸峰著
《钟山》主编贾梦玮、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王彬彬教授为研讨会致辞。贾梦玮表示,尽管当下写短篇小说的文学利益较少,但短篇小说是重要的文体,对汉语文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他要向专事短篇小说创作的王啸峰表示敬意。王彬彬则肯定了王啸峰在江苏作家群体中的独特性。
△贾梦玮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表示,王啸峰的小说给他留下了几个特别深的印象,第一是题材聚焦于普通人生活," 他的视角、触角延伸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度沉浸生活,他的作品中可以读到强烈的烟火气和生活前行的温度、时代的温度 ",第二是小说的叙事很有现代感和先锋性," 但他是有生活的现代性、时代感的现代性,不是纯技术的现代性,这一点非常好 ",第三是在揭示生活、人性真相方面的努力," 善于处理梦境与现实、真实与虚幻、各种边界之间的张力,人的善与恶、爱与恨、美与丑,他不是纯粹写两个极端,而是在两个张力之间进行叙事,对人的多元性进行挖掘,对事件张力展开挖掘 "。
△吴义勤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谈及自己在阅读小说时第一印象是 " 出乎意料 ",他认为王啸峰小说的妙处就在于,写少年的青涩,不写青涩到成熟;写迷茫,但是不写迷茫之后的觉醒," 王啸峰的小说有明显的自叙传色彩,很多人物用第一人称进行描述,显然是一种反省式的表达。"
△阎晶明
南京大学教授丁帆从文学史的角度剖析了《通古斯记忆》,他提出这本书的在绝大部分的写实手法中,夹杂着迷离虚幻的描写。在《收获》主编程永新看来,当写实成了主流,王啸峰却在扎实的写实中保留了写虚的能力。正如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彬彬所说,如果硬要比附的话,其小说就像中国传统绘画里的 " 散点透视,大量留白 ",他不做明确的判断,但在很短的篇幅里却提供了很大的容量,包含了可以让我们反复品味咀嚼的空间。
作为一名由散文转向短篇小说创作的作家,相比起现在很多小说家的叙述语言特别粗糙,王啸峰的小说语言却特别讲究。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尧认为,这跟他之前写散文有非常大的关系。此外,苏州的文化和世俗生活的底色无疑给了王啸峰非常重要的养分,但后来从苏州走到南京的王啸峰,写出的城市空间则更为广阔。
研讨会最后,本书作者王啸峰致辞,他表示写作是自己的第二职业,因此写出的东西会努力回避一些作家惯用的笔法,自己的创作也还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未来我会继续写好自己的作品,不管是通过现实的、虚构的还是亦真亦幻的,都要一步步扎扎实实地写。"
△王啸峰
△与会嘉宾合影
(《钟山》杂志供图 校对 季林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