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日子刚过了一年,有些地方的基层官员就有点耐不住寂寞了。就开始怀念疫情时代了。准确点说,是开始怀念疫情时代的管控了。
这不,陕西洋县一社区 1 月 8 日发出盖着大红印章的 " 通知 ",称"接县委、县政府通知,从 2024 年 1 月 8 日至 2 月 20 日所有返洋人员(本社区户籍人口)进行日排查、日汇总,每日向社区登记报备。"
一石击起千层浪。舆情和网络瞬间有点不安定了:洋县这是要干什么?有网友感慨:恍惚间自己又置身于 2020、2021、2022 那三个让人难以忘怀的隆冬年初。
看来,有人对当年 " 管控 " 似乎有点上瘾,至少很怀念。
尽管此通知引发关注后的 1 月 10 日凌晨,洋县官方发布通报致歉,并称已责令社区撤销通知。但如此朝令夕改的做法并未消除大伙心底的许多疑虑。在全国许多方都纷纷向在外打工者发出 " 乡愁 " 邀请,在全国许多县域都希望打工人能返乡创业、参与家乡发展的当下,洋县这唱的是哪出戏呢?
面对各媒体的口诛笔伐,洋县纸坊街道办工作人员先市解释说,过年期间,返乡务工者较多,为了安全要求社区做好社会安全稳定工作," 各个社区方式方法不同 ",后来又说 " 此事属于社区自治 "。也就是说这事是社区自己的行为,和街道办不搭介。
既然是社区自己行为," 接县委、县政府通知 " 又是怎么来的?难道是社区临时工拉虎皮扯大旗?如此打着县委政府旗号的做派,以前还有没有过?
街办工作人员多种解释,感觉像极了拉社区 " 临时工 " 来 " 背锅 "。
有记者就此事去采访洋县政府办的工作人员,他们表示,对通知内容不清楚、不了解,具体的信息让记者去问街道办。
街办白字黑字大红印章都 " 接县委、县政府通知 " 了,政府办工作人员却称不清楚,这个县的管理到底有多乱啊?
到底是街办和社区打着县委政府的旗号倒行逆施?还是县委政府拿街道和社区试探民众的反应?目前不得而知。
熟悉政府发文流程和行文规则的人都知道,这种 " 通知 " 如果没有上级部门的授权,任何一个下级单位绝不会在年关这种想 " 躺平 " 的时间段里给自己加班找活儿干,而且该条通知的第一句就白纸黑字地写着 " 接县委、县政府通知 ……" 不知道县政府办的工作人员是不是不太识字?
县政府说 " 我不知道这事儿 ",街道办说 " 这是社区自治行为 ",社区又说 " 接上级通知 "。嗯,自上而下形成了抓工作促落实的闭环工作机制。在此,我们不得不为洋县的这波骚操作鼓掌。
如果说报备是为了社会安全稳定,真想问问他们对 " 安全稳定 " 四个字的定义是什么?打工人在外辛苦一年,只盼着能归乡见见亲人,手里估计多多少少都拎着带回家的礼物,难不成在这些工作人员的眼里,这些礼物和对亲人的思念都是 AK47 和榴弹炮,杀伤力巨大到需要专门报备?又不是犯罪分子或者刑满释放人员,有哪条法律或者行政法规规定回家过年还必须报备?
感谢洋县当地,没有提出让返乡人员办 " 良民证 ",这已经很给大伙面子了。
该通知末尾还不忘 " 温馨警示 ":" 如若不报备,发生的一切责任及后果由当事人承担,情节严重的上报县司法机关严肃处理,同时追究组干部责任。"
假如我是洋县人,看到这一条我是绝对不敢回去的。因为情节严重不严重这种事,还不是你们说了算?
洋县的这场乌龙让人又不由想起了前两年疫情时期的 " 恶意返乡 ",但荒谬如斯也是疫情期间的不正常行为,现在旧事重提又是为哪般?难不成这是一种未被确诊的新冠后遗症?
再说了,言之凿凿 " 为了安全 ",为了什么安全啊?为了谁的安全?如果为了安全,最好的办法,就是人员不要流动,不返乡,不回家。这样没有任何变动一片死寂的局面最安全了。我不知道,这样的局面是不是洋县各级领导愿意看到的?
就算为了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返乡人员老老实实报备了,但除了登记报备的那一刻之外,有没有部门或者人员能够百分之百确保返乡过年期间就不出啥事?比如过年吃鱼刺卡喉咙里了,放炮把耳朵炸耳鸣了,被催婚催生到精神抑郁了,返程火车票买不到影响节后上班了,这些都是影响家庭乃至社会安定团结的潜在因素啊,不知道这些事当地政府管不管呢?
虽然最近这流那流的病毒满天飞,但自 2023 年年初对新冠疫情施行 " 乙类乙管 " 政策以来,各地在人口流动方面的限制性举措就已被逐步破除,并形成共识。现在都 2024 年了,洋县竟然还能整出 " 返乡报备 " 这种滞后且愚昧的洋相,只能说新年穿旧衣,有种过时的 " 洋 " 气。
最近这些年从上到下经常提到 " 要记得住乡愁 "。可照着洋县的设计,想归乡的游子们可能只剩下了不能顺利回家的 " 愁 "。
感谢舆情让洋县回头是岸,感谢媒体让洋县朝令夕改。假如没有舆情的影响和压力,洋县人的这个春节可能会苦涩压抑很多。
曾经写过一篇《我视故乡为港湾,故乡把我当 " 炸弹 "》,推荐给洋县的干部们看看。做人做官,一定要与时俱进,千万不敢一味沉迷在过去。
洋县对此事的最终处理意见是,在向社会道歉的同时 " 对涉事社区人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已责令社区撤销通知 "。如此罚酒三杯的处理,把许多未解之谜都留给了猜想。
1 月 10 日凌晨的这条情况说明里还说 " 因社区工作人员理解偏差、工作方式简单,社区负责人把关不严,在工作群内发布了不恰当通知,引起大家的误解,造成了不良影响。" 让人感觉自己的智商又受到了侮辱:社区白纸黑字地写明白了,不报备的后果又是后果自负又是情节严重的要上报司法机关严肃处理,敢情这都是老百姓阅读理解能力差所以把题目做错了?
再者,所有单位发文前至少得要办公室主任审核原稿、单位一把手签发后才能发文吧,可洋县这件事生生把压力给到了基层工作人员,而责任人只是轻描淡写地承担 " 把关不严 " 的责任。这就有点不够意思了。感觉这个工作人员今年一定会过个好年,至少可以用领导甩的这个大锅好好炖点肉。
电视剧《地下交通站》里,安邱城侦缉队的队长贾贵总会借着查良民证的幌子找老百姓麻烦," 你说是你的,你叫它它答应吗?" 按照纸坊街道的逻辑,下次回乡之前是不是得提前办一个有个人 ID 识别芯片的 " 良民证 " 啊?
有的地方,发展经济不怎么样,整起幺蛾子来一套一套的。
来源 / 黑白记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