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造车,富士康执念颇深。
富士康在国内拥有多家工厂,其中郑州工厂规模最大,拥有 30 多万名员工。目前,富士康有意将郑州发展成其新能源汽车基地之一。
盖世汽车获悉,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于 2024 年 1 月 4 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 5 亿元。该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等。
富士康对外表示,根据集团 3+3 战略产业规划,2023 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在郑州设立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并成立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统筹规划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在内的新产业发展。
此次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设立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将进一步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项目推进实施。
图片来源:鸿海科技集团
18 年造车梦
富士康入局汽车行业已有 18 年的时间。
2005 年,富士康收购台湾四大汽车线束厂之一的台湾安泰电业,借势进入汽车行业。5 年后,富士康进入特斯拉供应商体系。此时,富士康是刚进入汽车行业的新兵,尚未接触到核心技术领域。
2015 年后,富士康深入汽车产业的野心逐渐暴露。富士康联合腾讯控股、和谐汽车共同出资 10 亿元成立互联网汽车企业 " 和谐富腾 "。和谐富腾孵化出了 FMC 和爱车两个子品牌项目。和谐富腾是拜腾的前身,在腾讯、富士康、和谐汽车撤资后更名而来。而爱驰汽车创始人付强,曾担任过爱车公司 CEO。
在和谐富腾项目失败后,富士康及其母公司鸿海科技并未气馁。不久后,鸿海科技分别与菲亚特 · 克莱斯勒(FCA)和裕隆汽车成立合资公司,进行新能源整车设计与生产制造。其中,鸿海科技与裕隆汽车成立的鸿华先进公司,短短一年时间就有了成果。而鸿华先进是富士康旗下的电动汽车品牌。
2021 年 10 月,鸿华先进一口气发布了三款自主开发的电动车产品,包括 SUV 车型 Model C、轿车 Model E 和电动巴士 Model T。次年 10 月,又亮相了跨界休旅车 Model B、电动皮卡 Model V 两款全新车型。至此,鸿华先进对外发布了 5 款新车。
与此同时,鸿华先进加速布局零部件领域。其对外展示了 EPS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固态电池、半导体等关键零部件技术,以及未来十年在电动汽车领域的 CDMS 商业模式(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委托设计制造服务)。
去年 11 月,鸿华先进在台湾证交所新板挂牌上市。鸿海科技集团暨鸿华先进董事长刘扬伟透露了 Model C 量产进度,订单超过 9000 辆,规划今年 6 月底交付完毕。同时表示,鸿华先进规划未来切入北美和东南亚市场,今年也将推出 Model D 车型。
显然,对于造车,富士康乃至鸿海科技信心满满。
造车的目的是什么?
富士康造车,除了看好新能源市场的发展前景外,或许还是为积累造车经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 " 代工 " 服务。
可以看到,富士康将鸿华拆分独立并上市,也是将造车业务独立了出来。鸿华先进通过与整车企业合作加速造车进程,并同步在全球多个国家地区规划了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
富士康在亲身造车的同时,还在发展代工业务。去年 6 月时,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曾对外表示,富士康造车主要还是以代工为主,时间则是 " 越快越好 "。
2021 年,富士康与吉利控股集团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该公司将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整车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生态系统和电动车全产业链全流程等。
随后,富士康又与恩智浦半导体合作,共同开发新一代智能互联车用平台。合作范围将涉及全车电子应用,涵盖电子电气架构、车用网络安全两大平台及七大应用领域。
刘扬伟的愿望是," 我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为特斯拉生产电动汽车 "。
在国内,富士康重仓郑州。去年 4 月,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在郑州揭牌。新事业总部将聚焦电动汽车、电池、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开展核心技术研究、推动产业投资和统筹管理、实施产业项目孵化和落地等。
富士康将成为鸿华先进进军国内新能源市场的中坚力量。鸿华先进已于去年 4 月在杭州设立营运据点并完成注资,而且还整合了富士康旗下供应链和郑州工厂,协助鸿海与裕隆两大股东造车。
截至去年 11 月,富士康表示,总计有 51 项电动车计划正在进行,其中达到接洽商谈以上阶段的有 14 家潜在客户、23 个项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