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1 月 12 日,江苏高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关于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 " 十条措施 ",并通报法院相关工作情况。
" 案案都是营商环境 ",推动 " 治罪 " 与 " 治理 " 并重
一是严格公正司法,切实稳定市场主体法治预期。牢固树立 " 案案都是营商环境 " 理念,以公正司法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近三年,全省法院一审审结商事案件 47.48 万件。健全完善法律统一适用机制,出台知识产权、房地产、破产等审理指南 20 余份,实施类案强制检索制度,加强裁判尺度统一,26 件民商事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和公报案例。
二是强化高效解纷,不断降低商业纠纷解决成本。持续深化 " 简案快审、繁案精审 ",2023 年简易程序适用率 81.56%,同比上升 0.61 个百分点。以集中送达改革破解送达难,半数以上案件实现电子即时送达。涉企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缩短至 69.4 天,首次执行结案平均用时缩短至 79.1 天。
三是加强产权保护,让企业家安心创业放心经营。省法院成立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司法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十条措施、服务保障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司法政策文件 20 余份,全方位、立体式构筑产权司法保护制度体系。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原则,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依法严惩侵犯民营企业及企业家、管理者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增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安全感。探索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与省检察院签订相关会议纪要,明确提出企业合规情况作为量刑情节纳入法庭审理,推动 " 治罪 " 与 " 治理 " 并重,近三年,全省法院先后对有效完成合规整改的 43 家企业依法从宽处罚,对涉案的 114 名企业家、经营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适用缓刑,帮助涉案企业重获新生。
四是强化善意文明,着力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制定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工作指引,依法妥善运用财产保全手段,既坚决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为债权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1494.51 亿元,又坚持善意文明,严禁超标的保全,运用物联网等技术开展电子查封、保全," 活封活扣 " 财产 41.3 亿元,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避免判了一个案件、垮了一个企业、多了一批失业者。开展 "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年 "1+4 专项行动,为 4.78 万家失信企业修复信用,江苏省严重失信主体数量占注册企业比例由全国第 7 位下降至第 30 位。
五是提升服务水平,让市场主体感受到司法温度。2023 年,实现涉企商事案件网上立案 8.14 万件,部分法院研发线上小程序,为企业提供智能集约司法服务。切实践行能动司法,主动融入社会治理,近三年,发布公司、买卖合同、金融、破产等各类审判白皮书 20 余份,发送涉企司法建议 1100 余条,走访企业 1.2 万家,发放风险提示手册 3.6 万册,为市场主体提供规则指引,不断提高民营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江苏高院发布 " 十条措施 "
1.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财产权益,依法严格区分企业家个人财产和企业法人财产,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法治氛围。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原则,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2.深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切实加强涉案企业合规工作法检协同协作,充分利用第三方合规监管机制,确保合规改革落到实处。评选表彰涉民营企业优秀司法建议,推动案件审理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3.发布《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提示手册》。汇总提炼民营企业常见法律风险," 以典型案例 + 风险提示 " 方式,为民营企业提示法律风险,在送法进企、民营企业服务月等活动中发放,做实 " 抓前端,治未病 "。
4.合力深化商会商事调解培育培优行动。提炼推广全省商会商事调解培育培优行动经验做法,将商会商事调解工作情况纳入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发布商会商事调解通报及典型案例,宣传引导市场主体更多选择商会商事调解化解纠纷。
5.合力推动商事仲裁功能发挥。完善与省司法厅加强诉讼与仲裁工作协调配合机制,引导市场主体更多选择商事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将商事仲裁工作情况纳入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商事仲裁工作纵深发展。
6.开展涉企积案清理。强化 " 如我在诉 " 意识,设定涉企案件清案目标,采取领导包案、限时办结等措施,全力以赴抓好涉企案件清理,确保应结尽结。严格审限管理,进一步提升审限内结案率。
7.开展拖欠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账款执行案件集中攻坚。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针对拖欠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账款执行案件,建立工作台账,加大执行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切实稳定民营企业预期。
8.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开展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震慑不法行为。研究确定涉企业破产逃废债违法犯罪行为执法司法标准,唤醒 " 沉睡 " 罪名,发布打击逃废债典型案例,实现 " 处置一个、震慑一批 " 效果。
9.探索优化小微企业快速挽救和退出制度机制。针对小微企业特点,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新指标体系,探索优化小微企业破产清算与重整制度机制,降低破产成本,提升破产效率,帮助小微企业及时高效化解债务、退出市场。
10.发布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通报及典型案例。做好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相关政策解读工作,发布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典型案例,给民营企业吃下 " 定心丸 ",稳定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顾元森
(通讯员 刘红卫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