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马兆敏 记者 庄剑翔)扬州江都的陈女士患有多年基础疾病,前段时间,她开始咳嗽咳痰,并伴有胸闷气喘的症状。而她以为自己着凉,并未在意。谁知后来发展到呼吸困难、嗜睡,到医院检查发现,原来已经发展成为了重症肺炎,肺部几乎全白。经医护人员抢救 12 个日夜后,近日,陈女士氧合指数逐渐回升,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转危为安。
50 岁左右的陈女士患有多年的糖尿病,平时依靠胰岛素控制血糖。2023 年 12 月中旬,她出现了咳嗽咳痰,并有胸闷气喘的症状。本以为是近期着凉,输点液就好,并未在意。没想到后来发展到呼吸困难,生命垂危,几乎与死神擦肩而过。
出现症状十天左右,陈女士明显感到胸闷气喘加重,呼吸困难,家人赶紧将其送至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急诊,此时的她精神萎靡,神志嗜睡,胸部 CT 提示两肺重症肺炎,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经由急诊直接进了 ICU。
很快,医生的诊断结果出来了,出乎了陈女士和家人意料。" 当时患者出现了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严重呼吸衰竭,在高流量氧疗的情况下,100% 吸纯氧,氧分压仍仅有 52mmHg,我们立即予以了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重症医学科主任陈齐红回忆。
陈女士的病情不容乐观,肺部白化面积达到 90%。陈齐红带领团队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后,认为必须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一氧化氮吸入进行治疗、俯卧位通气等措施,若仍无效,则需要进一步开展 ECMO(人工肺)治疗。
在密切监护下,患者的病情仍在进展,并发了急性肾功能衰竭。医护人员立即开展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即用机器替代肾脏功能排除体内的毒素。与此同时,床边肺泡灌洗后,NGS(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结果发现患者合并有曲霉菌、甲流在内的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治疗更加棘手。
对症综合治疗的同时,医护人员通力协作,每天累计完成 12 小时以上的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促进恢复。
在医护人员 12 个日夜的治疗下,患者被成功拉回 " 死亡线 ",氧合指数逐渐回升,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近日顺利转至普通病房。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