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无锡 2024-01-14
南门头上,这条巷子你还记得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淘沙巷位于南门头,关于淘沙巷地名的来历有这样的说法:约在公元十五世纪中叶的明朝中期,有世居安徽凤阳长江边的章氏,迁到这里来聚族而居。

据考查,章氏的先祖章顺举,原居安徽凤阳县甘罗乡一带,明永乐(1403 — 1424)间迁居江苏溧水南乡章家大村,明弘治(1488 — 1505)因屡遭兵灾,又陆续迁往江苏地带。他们世代在江边以沙里淘金为业,其中一支来到无锡迁居此地后,仍将经过粗淘的金沙,在这里完成最终的淘沙存金作业," 淘沙巷 " 由此而得名。

现在的淘沙巷里还有章氏旧宅,相传还是先祖安徽籍淘金者章氏老屋。此老屋前为平房,后为两层楼房,是淘沙巷的代表性建筑。淘沙巷的房屋沿河而建,街巷曲折幽深,一派水乡风情。

LiangXi

淘沙巷

和无锡有名的古驿馆有关联

鲜为人知的是

洋溢浓郁江南市井风情的南长街

曾是马蹄哒哒的古驿道

在淘沙巷一带设立了驿馆

南长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 10 世纪,是北宋开设的驿道。驿道南连苏州,北接常州,与水驿古运河并行。

据无锡史志载:宋初,无锡县设有太平、南门、北门三驿。位于南长街北端的马昌弄和淘沙巷一带,即为古代锡山驿馆的遗址。

当时南门锡山驿是古运河岸边水陆驿道上的主驿站,从朝廷加急文书、到各地就任的九品以上官员,途经无锡就会在此换马住宿。既有为人而设的驿馆,又有饲养驿马的马厂,也是驿夫歇息、食宿之所。白天旗幡高悬,晚上天灯一串,人来马往,非常热闹。

到元代,驿传称站赤(站赤,驿站的译称,蒙语音译),为适应征战需要,其组织规模甚为庞大,可通达亚、欧二洲。元代,在无锡洛社、新安设水陆站赤,附置 11 个递铺。到了明代初期,撤洛社、新安站赤,在南门马昌弄和淘沙巷一带建锡山驿馆,附设五牧、洛社、潘葑、黄埠墩、县前、清宁桥(即清名桥)、千里亭、望亭及马墓 9 个递铺。

遇见

梁溪

清袭明制,无锡南门锡山驿馆增设有 3 个递铺。清雍正年间,为适应征战设军机处,交兵部另设六百里加急递传塘报(军报)站,官府公文仍由驿传。

咸丰年间,太平军攻占无锡,锡山驿馆毁于战火。又由于中山河变窄等原因,到清同治年间,在西门桥北皇华亭右另建了新驿馆,达官政要乘驿船穿中山河进南门锡山驿的线路被迫改道。清光绪年间,沪宁铁路通车后,驿传被废除。它漫长而辉煌一时的历史,就此划上了句号。

2003 年,首藩方岳坊及锡山驿遗址

被批准为市级文保单位

无锡淘沙巷内,还有一座 " 首藩方岳坊 " 遗迹,这座坊是为纪念明代进士龚勉而建的(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

" 首藩方岳坊 " 是一座进士坊。按照历代科举制度,凡中取的新科进士,赐建进士石牌坊一座,并由官方拨给造坊银两。首藩方岳坊,便是为褒奖明隆庆年间的进士龚勉的政绩而敕建的。如今犹剩两石柱。

龚勉(1536 — 1607),字子勤,世居无锡南门阳春桥(今跨塘桥)下塘,中进士后授浙江嘉兴县令,又升任省参政、按察使,累官浙江右布政使,乃封疆大员。布政使称 " 藩司 ",俗称 " 藩台 ",又称 " 方伯 ",因它是一省最高长官,故称 " 首藩 ",而 " 方岳 ",则是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2013 年,在淘沙巷原址整体拆除旧建筑进行改造,淘沙巷也因此经历了三年时间的短暂 " 消失 "。

2015 年,改造完成后的淘沙巷 " 重生 " 了。脱胎换骨的淘沙巷终于再一次清澈地倒映在昔日相依相伴的古运河中,再现了粉墙黛瓦的水乡神韵。

焕然一新又带着旧日神韵的淘沙巷,复原了一段无锡人心目中 " 枕河人家 " 的传统景观。巷内有新的店铺开始营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修复后的 " 锡山驿 · 淘沙巷 ",与隔古运河相望的 " 望湖门 · 抚熏楼 " 和 " 南禅寺 · 妙光塔 " 一起,成为一道散发着古朴气息的 " 南门三景 " 历史文化风景线。

目前,梁溪打造全龄运动空间,提升古运河这一历史文脉的现代价值,制定《梁溪区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 — 2024 年)》,启动环城古运河慢行系统建设。

环城古运河慢行系统全线长约 8.5 公里,北起江尖大桥,南至跨塘桥,其中淘沙巷段改建也在其中。

门庭坊巷间,一眼见江南

在不久的将来

淘沙巷将会以崭新的面貌

出现在大众眼前

一起期待吧 ~

部分图片来源:@陆建华摄影

文字:网络

配音:陈霞

策划:梁溪区融媒体中心

相关标签

江南 安徽 江苏 太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