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冬 " 赛场见惊喜!六盘水选手赵泽源 / 谭斯婷夺冰壶(青年组)混双铜牌。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冰壶(青年组)混双比赛中,贵州队的谭斯婷和赵泽源(两人都是六盘水人)在铜牌战中击败了内蒙古队站上领奖台并受到新华社 ( 央级媒体 ) 的关注。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冰壶(青年组)混双比赛中,黑龙江队毫无悬念地夺得冠军,然而更大的惊喜是另外两支站上领奖台的队伍成员 " 不说东北话 "。
获得亚军的刘思宇和于森是四川本地选拔培养的队员,两人在场上互相喊话时,说的都是地道的四川话;贵州队的谭斯婷和赵泽源都是贵州六盘水人,他们在铜牌战中击败了内蒙古队站上领奖台;获得第五名的重庆队则是与四川队合作发展冰壶项目,参赛的都是 " 来自四川的娃儿 "。在冰雪运动 " 南展西扩东进 " 战略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南方省份开始从无到有,书写冰雪故事。
▲ 1 月 12 日,冠军黑龙江队选手李思霖(左三)/ 文馨悦(右三)、亚军四川队选手于森(左一)/ 刘思宇(左二)、季军贵州队选手赵泽源 / 谭斯婷(右二)在颁奖仪式上合影。新华社记者 王楷焱 摄
从 " 没听过 " 到领奖台
站上领奖台的南方运动员们,不论是练了六年的 " 老将 "谭斯婷,还是不到 18 岁的赵泽源,与冰壶接触的最初回忆,都是带着一串问号:" 这是什么 "" 要怎么玩 "。无论是谁,最初听到冰壶这个项目时,都是脑子一懵。
贵州冰壶队领队田睿说:" 为冰雪项目跨界选材时,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家对项目都不了解。" 虽然贵州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 2021 年才成立,但已经开始为国家队输送冰壶运动员了。2023 年举行的世界青年冰壶锦标赛上,贵州籍运动员费学清、谢兴银和队友一起为中国队夺得男子冠军。正在征战 " 十四冬 " 青年女子冰壶项目的龚长玉婷,入选了 2024 江原道冬青奥会的国家队阵容。
▲ 1 月 9 日,贵州队选手赵泽源在混双第一轮比赛中掷壶。新华社记者 王楷焱 摄
四川的冰雪运动发展同样起步晚、发展快。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于 2019 年成立,目前冰上项目组建了冰壶、冰球、花滑、短道四支运动队,已在多项国内大赛上崭露头角。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书记杨宏彦说:"(女子)冰球队刚组建的时候,小运动员们还没上冰场,就被穿戴比赛服难住了。(衣服)有好多层,还有不同部位的护具,教练要手把手教着穿。"
从不会穿比赛服,到称霸国内赛场,四川女子冰球青年队仅用了四年。2023 年,四川女子冰球青年队以五战全胜的成绩,获得 2023 年全国青年女子冰球锦标赛(U18)冠军。目前,四川已建立起女子冰球成年、青年、少年三支梯队,共有 70 多人。
从无到有拥抱新世界
此次派出本土选手参加冰壶(青年组)比赛的贵州队、四川队、重庆队,都是在北京冬奥会前后成立的,虽然发展过程中存在 " 没有专业场地 "" 需要外聘教练 "" 群众基础薄弱 " 的难题,但说起当地冰雪运动人群 " 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大家普遍眼神一亮,信心十足。
杨宏彦原本从事排球项目,如今不仅自己跨界跨项搞冰雪项目,也见证了冰雪运动在四川的蓬勃发展。
杨宏彦说,随着冰雪运动 " 南展西扩东进 " 战略的深入推进,冰雪运动得到省里的大力支持,在项目设置、选材、经费等方面均给予保障。2022 年,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中首次设置冰雪项目,在 2026 年的省运会上,冰雪项目的金牌预计将达到 30 枚。
四川各类俱乐部储备的人才多,为冰雪运动跨界跨项选材提供了基础。" 我特意观察过,成都的商业冰场周末人很多。而且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很多家长了解到冰雪项目,也愿意把孩子送到冰上、雪上。" 杨宏彦说。
据了解,贵州冰雪项目的培养方式被他们称之为 " 与狼共舞 ",冰壶项目也不例外。谭斯婷说:" 贵州目前还没有好的场地和教练,我们在贵州选材后将小运动员送到北方去培养 "。
因为冰壶,谭斯婷被保送到北京体育大学读书。" 能走出去,看到更大的世界,接触更强的对手,才有努力的方向。"
此前从事速度轮滑项目的赵泽源很想感谢两年多前的自己," 当年是因为参加了贵州省的一个旱地冰壶比赛,才被跨界选材练冰壶,现在看来这个决定非常正确 "。
展望未来信心足
首次参加全国冬季运动会就登上领奖台,四川、贵州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们在兴奋之余,也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将来。
杨宏彦表示,希望四川队在 " 十四冬 " 冰壶、冰球、雪上项目能有突破,让更多四川娃娃在冰雪运动中看到乐趣和希望,起到宣传普及的作用。
冰雪运动的种子已播撒,发展的环境也日益完备。目前四川体育运动学校正在建设新校区,建设规划中有两块冰场,一个是短道速滑场地,一个是冰壶场地。
" 省内有了自己的冰壶场地,选拔和培养运动员更方便了,可以在本地先进行基础培训,到一定程度再送到哈尔滨、秦皇岛外训。" 杨宏彦说。
贵州冰壶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出成绩离不开科学的训练,也离不开吃苦的精神。现在,地方对发展冰雪项目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孩子们也很争气,打出了成绩,打出了名堂,对将来继续推广冰雪项目很有帮助。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