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1-15
扬州核酸小屋“再就业”,变身“禁渔小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渔政轩 记者 顾潇)最近,长江扬州段沿线出现了 29 座 " 禁渔小屋 ",据介绍这些 " 禁渔小屋 " 都是由闲置的核酸小屋改造而成,成为护渔员们日常交接班、填写巡查记录、临时休息的工作站点。

1 月 14 日,护渔员王勇和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长江仪征段的泗源沟入江口西侧,从 " 禁渔小屋 " 出来后,他不时用望远镜瞭望宽阔的江面,密切观察江上的变化,这是扬州 29 座 " 禁渔小屋 " 之一。这些 " 禁渔小屋 " 由闲置的核酸小屋改造而成,改造后的 " 禁渔小屋 " 以蓝色为主色调,通过设置应急救援服务驿站和长江禁捕护渔员执勤点,为护渔员们提供了日常交接班、填写巡查记录、临时休息的工作站点。

此外," 禁渔小屋 " 外还张贴了宣传海报、倡议标语等,呼吁广大群众自觉保护长江,维护长江十年禁渔秩序。据悉,扬州 29 座 " 禁渔小屋 " 覆盖仪征、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都、生态科技新城等地。下一步,扬州还将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在重点水域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完善相关细节,不断提升禁渔管理效果。

据介绍,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涉及长江干流扬州段 76 公里、8 个水生生物保护区,涉及全市 6 个县(市、区)和 2 个功能区。自禁捕工作以来,扬州市通过公益性岗位招录 78 名专职护渔员参与长江十年禁渔。建设完成扬州市、仪征市、江都区、邗江区、广陵区渔政执法基地 5 个,护渔员执勤点 30 个,有力维护了长江禁捕管理秩序。

记者了解到,长江禁捕 3 年多来,长江扬州段共观测到江豚出水 1200 多头次,发现江豚 " 母子豚 " 次数多达 51 次;与 2020 年相比,鱼类资源密度明显增加,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增加,长江刀鲚规格增大、数量增多,渔业资源量增幅达 9.62%。

相关标签

王勇 扬州 生物 效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