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主任梁晓军教授透露:该中心年手术量 6000 台以上,已成为全球手术量最大的足踝外科。
" 黑玉断续膏 "," 柳枝接骨 ",那些曾经记载在武侠小说中的神奇传说,寄托了人们对骨科有效治愈的渴盼。当下,这些梦想在红会医院就这么妥妥地实现了。
—— 一名患者对红会医院的感佩
近日,西安市红会医院为一名 67 岁的老年患者华女士(化名),成功实施了踝关节 " 再置换 " 手术。
这项踝关节假体 " 摘旧换新 " 迭代手术,为西北地区首例。
手术用时仅一个半小时,在一台手术中就完成了 " 取出术 + 植入术 + 加强术 ",也就是取出塌陷移位假体、植入全新髓内固定假体、侧部韧带稳定和加强,以实现最大限度保留(恢复)患者踝关节功能。术后老人恢复良好,近日可出院。
华女士今年 67 岁。2007 年因为外伤后出现踝关节骨关节炎,在外省做了右踝关节假体置换术。一晃快 17 年。近一年时间,华女士的右踝关节又开始疼痛、肿胀,并且活动受限、行走困难,找到西安市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主任梁晓军教授。
在详细了解华女士既往病史及相关检查后,梁晓军教授发现,患者原本右踝关节置换术后的假体出现了塌陷和移位。过去此类患者的传统治疗方法为踝关节融合术,但会导致踝关节部分功能的丧失。
为了老人的生活质量,梁晓军决定为老人个性化定制假体,实施踝关节 " 再置换 " 手术。
这次手术的难点在哪里?
梁晓军教授说,踝关节置换手术本身就有难度,第二次置换的难度要远高于第一次,这样的 " 再置换 " 手术国内目前只做过两例,都是在北京,这次是西北的首例。
患者因外伤导致的骨关节炎,近 17 年的假体关节已经出现融合现象。老人年龄大,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再植入置换假体会影响其稳定性,这些因素都将增加手术难度。
由梁晓军教授主刀,在麻醉科和手术室的密切配合下,取出已经移位且塌陷断裂的旧假体。取出的旧假体已经出现严重磨损,中央衬垫也断裂了。
一个半小时后,一台手术完成了原本需要三台手术才能实现的治疗目标。梁晓军顺利完成右踝关节 " 再置换 ",经术后检查,患者关节恢复了良好的匹配度,目前已经准备出院了。
在查房时梁主任对患者说:" 一个月以后要来找复诊,不管能不能预约上号,都要来找我。"
他还叮嘱病人:" 我们医院中医科药物和手法康复效果非常好,春节前吧,你行动不便,你让家属来找我,我帮你联系好,你去做那里做康复治疗,会恢复得更好。"
梁晓军表示,现在全踝关节置换可以个性化定制,使置换的假体更加匹配,在缓解疼痛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踝关节活动度,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术后功能恢复更快。
梁晓军透露,红会医院足踝外科原来只有一个病区,年手术量最大时有 3600 台。2023 年 4 月份下旬来到北院区,由一个病区扩展到了三个,年手术量达到 6000 台至近万台,这也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手术量最大的足踝外科诊疗中心了。
文图/ 穆同
专家介绍:
梁晓军,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市红会医院学科带头人。
西安市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梁晓军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足踝基础及矫形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常务委员,SICOT 中国部足踝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美国 AOFAS 国际会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足踝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病专项基金足踝康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白求恩公益基金足踝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足踝继续医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兼陕西省分院院长。
从事骨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30 余年,先后在美国、法国、瑞士等国际知名足踝专业基地做访问学者。
创新并成功完成全球首例 3D 打印距骨表面假体置换;在国内率先开展伴有内翻畸形的踝关节骨关节炎截骨矫形及全踝关节置换,自主完成国内第一例 INBONE 假体踝关节置换;自主研发跟骨微创刚板治疗跟骨骨折;对足踝部严重的创伤骨折、复杂的踝足部畸形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个人年手术量 1000 余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