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路上陶花开之文心兰
代表人物:陶德华
花语故事:快乐是种能力,而陶德华就是那种能让人心生愉悦、忘记烦恼的人。她就像静静开放的文心兰散发出阵阵清香,在教育这方天地中,培养幸福学生,争做幸福教师。
1987 年夏天,带着梦想的喜悦,陶德华跨入了南京教育学院(后并入南京晓庄学院)政教专业班,由此开启了充实的大学生涯。在那里,她发自内心地找到了对思政学科的认同感,这为她后来践行 " 幸福教育 " 的理念奠定了基础。她还和心理学社结缘,这为她 1997 年至今坚持长达 27 年的兼职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开了一扇门 …… 陶德华用她独特的视角和实践,探索思政学科教学、心育和德育相辅相成的育人新路径。
△陶德华
从学科认同到教会学生理解思政学科
从填报志愿时想着富有经验者的建议 " 政治教师不会失业 " 到对思政学科有认同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再成为坚持 " 幸福教育 " 理念的江苏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级教师。陶德华直言,这离不开母校政治教育老师徐金石的影响。" 徐老师戴着深度眼镜,黑黑瘦瘦的脸,上课感染力很强。" 印象中,陶德华发自内心地对思政学科产生认同感是在徐老师课上,从理解 " 党的基本路线 " 开始的。" 高考时,我们只是枯燥地背诵。但徐老师用自己的方法引导我们准确理解和识记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谁领导?领导谁?干什么?怎么干?实现什么目标?……" 在徐老师的影响下,陶德华对政治教育有了新的感悟。
△陶德华在上大学时,参加 " 我爱国防 " 演讲
" 感觉还没来及回味,大学时光就一晃而过了。"1989 年夏天毕业后,陶德华原本按 " 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 的原则回到家乡就业。但在校期间表现优异的她,在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 " 双向选择 " 就业会上,给招聘老师王素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优秀毕业生,陶德华毕业后顺利地进入了南京市第三十四中学任教并作为骨干教师培养。11 年就职期间,她担任思政学科教师之余,还兼任了学生会指导老师、团委书记、政教副主任(主持工作)等职。
△大学军训时与班组同学、教官合影的陶德华(后排右三)
2000 年,调入中华中学工作后不久,年纪轻轻的陶德华就先后被评为高级教师、南京市第四届政治学科带头人,2019 年获评为江苏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021 年获评为江苏省高中政治特级教师。如何成长为一名好老师?" 年轻时就要有上进心、有目标规划,抓住一切机会、不厌其烦地上公开课。每次公开课对我来讲都是一次历练、一次成长。虽然过程很痛苦,但收获是巨大的。在一次次上公开课的磨炼中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应该怎么上课。另外,要多听专家课和点评,这样才能知道如何集众人之长上出富有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的好课。如何改进课堂?不会做事看邻居——说到底就是学习。除了向书本学习、利用网络学习,还要在生活中学习、向同行和专家学习。" 朴实的话语中道出了青年教师成长的真谛。陶德华进一步分享:在学习的基础上还要学会反思,多琢磨、思考和总结。在学习和实践中,她悟到了激发兴趣、设置富有思维含量的精准问题的重要性;学会了从媒体新闻中捕捉热点,积累新鲜上课素材等方法;明白了教师上课语言精炼干净的背后不仅是教师的基本功,更是充分准备、数稿教学详案换来的精彩展示;更懂得了亲其师信其道的妙用,只有不断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田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陶老师上课有激情。"" 跟陶老师学政治,不用死记硬背,更多的是掌握了思政学科的学习方法。"" 陶老师上课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听课轻松不累。" 学生、同行的评价道出了陶德华 " 真 • 活 " 教学风格。她所教班级的学生在历年高考中,思政学科成绩均在省市同类班级中名列前茅。
△大学期间担任学生会学习部长的陶德华 (中)
用哲学思维将教学和研究、管理相统一
2011 年到 2020 年,陶德华担任中华中学的信息中心主任期间,学校是南京市唯一的省市双重 "e 学习 " 试点的高中学校。在上级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她带领信息中心全体成员和高考学科的教师代表,以江苏省 " 十二五 " 规划重点课题 " 基于移动终端的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设计优化与实施的研究 " 为引领,扎实开展 "e 学习 " 实验和信息化服务与管理工作,谱写学校教育信息化特色新篇章,荣获了首批 " 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 " 等高含金量荣誉,让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建设再创辉煌。近五年来,她主持的南京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 智慧学习空间下的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范式研究 "、江苏省哲学课程基地建设、江苏省 " 十四五 " 规划课题 "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普通高中生哲学践行研究 " 等项目、课题工作陆续开花结果。
△ e 学习课堂优化教学效果
一名思政学科老师如何实现教学、研究和管理的统一?" 一个人的能力是可以迁移的,只要肯钻研,就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她以学校数字化教学试点为例介绍," 我们思政学科的哲学课程中强调的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等都可以迁移到管理上去。" 学校在进行网络与数字化教学试点期间,时任学校信息中心主任的陶德华在了解一线老师教学需求的基础上,以需求驱动优化顶层设计,实施岗位协作制,每学期开展市级以上的 E 学习展示与研讨活动 …… 抓住重点、各个击破,很快,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试点覆盖到了 9 门高考学科中并陆续结出硕果,为中华中学于 2019 年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荣获江苏省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荣誉称号创造了重要条件。
△幸福的学生离不开幸福的老师
将思政学科教学和心育、德育有机结合
课堂上,她是省市著名的思想政治老师;课堂外,她是教育圈内热心而资深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员、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大一时结识了 " 陶老师热线 "(原南京市中小学生谈心与投诉电话)的创始人陶勑恒教授后,陶德华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在大学期间,她担任校学生会学习部长兼心理学社首任社长,招募社员、跟着陶老师前往多家幼儿园作心理测量等。工作后,她积极参加 " 谈心与投诉电话 " 热线接听志愿者、接受了为期一年的南京市首期心理咨询员培训班等专业学习,并顺利通过南京市首批学校心理咨询员资格认证(共 11 人)。"1997 年至今,她不仅兼职负责所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周定时接待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还一直兼任 " 陶老师热线 " 心理咨询志愿者。近几年,她还担任了热线危机干预志愿者。在陶德华的辛勤工作和帮助下,许多咨询者心理状态得到明显转化和改善,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为中华中学荣获南京市首批示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江苏省和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作出了突出贡献。
△陶德华的幸福课堂
在教育实践中,陶德华尝试将把心理咨询与辅导技术运用于思政课教学和行政工作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她将思政学科中的理论和教学经验,尤其将辩证思维等哲学智慧运用于心理咨询与辅导中,使得心理辅导更有效," 和学生沟通时,能很快抓住重点、更走心。" 近年来,作为南京市中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她逐渐摸索出了将思政学科和心育、德育有机结合的路径与方法,形成了 " 心舒 · 思通 · 智行 " 的教育教学主张:培养心情舒畅、心理健康,思想通达、品德优良,智慧前行、幸福生活的时代新人。老师应关注和调节学生的情绪情感,做通做透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和思想品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进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有目标有毅力持久地高效地学习,进而实现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智慧前行,收获成功和幸福。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追求卓越,幸福一生。陶德华在幸福教育理念指导下,坚持不懈地探索创新,在构建思政课教学、心育和德育相辅相成的育人新路径进程中又开启了新课题:以江苏省哲学课程基地建设为抓手,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思维。
通讯员 钱璐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戴明夷 刘惠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