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1-17
江苏最美基层干部裴安年:赓续大湖文脉,“老馆长”倾情文博40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背着标本袋,徒步乡间田埂,跑遍犄角旮旯,对每块石刻进行登记、测量、拍照 …… 四十年如一日,洪泽湖博物馆原馆长裴安年用脚丈量土地,把人生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洪泽湖大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他的工作日记多达 20 多本,记录文字 20 余万字,累计发现各类文化遗存 128 处、文物点 237 个,成了洪泽湖畔 " 掘宝人 "、洪泽湖文化 " 活字典 "。

他先后荣获 " 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进个人 "" 江苏好人 " 等荣誉称号。近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他江苏 " 最美基层干部 " 的荣誉称号。

" 小学的文凭,博导的水平 "

" 你看博物馆里的这把枪,4 米多长,当时我一个人扛回了馆里,很兴奋。"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见到裴安年时,他正激动地描述当年的场景。他说,退休的是年龄,不褪的是情结。两年时间里,裴安年先后跑了 18 趟老子山,这把大枪,是过去渔民用来打野鸭的,抗战中用过,又名 " 功臣枪 ",他如获至宝,一鼓作气把大枪扛到了船上,抬进了馆里。2004 年,洪泽湖博物馆筹建完成,裴安年也从此担任洪泽湖博物馆馆长。

裴安年并非文博科班出身,最初是洪泽蒋坝镇农具厂工人。出于对文博工作的兴趣和热爱,裴安年向时任宣传部文化科科长顾海础写了一封自荐信,就洪泽文物工作现状、文物保护的意义以及本人对文物工作认知、兴趣作了一系列陈述。县领导综合各种因素决定将裴安年调至县文化部门专门从事文博工作。从此,裴安年便和文博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原洪泽县文化局局长夏宝国介绍,裴安年所储备的有关洪泽湖的文博知识也是最全面的,为了让大家能更多地了解洪泽湖的历史,每次参观前,他还会针对不同的人群,提前准备不同的讲解稿,只要是大家提出的有关洪泽湖历史方面的问题,他都能作出专业的解答,说他是 " 小学的文凭,博导的水平 " 毫不为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调查发现的新石器时期遗存,将本地早先记录的人类生活年代向前推进了两千余年。1991 年,裴安年将自己的考古调查撰写成《洪泽县考古调查述要》,1992 年撰写了《江苏洪泽县考古调查简报》,他的调查成果也填补了洪泽文博档案的空白。

" 出迎朝阳归披月,带来多少喜与悦 "

洪泽湖大堤进行第三次大型加固维修时,三河闸收藏有洪泽湖大堤石刻遗存 32 块。那一年夏季天气特别炎热,洪泽湖大堤边无遮无挡,裴安年多次骑着自行车前往三河闸,对每块石刻进行系统的登记、测量、拍照,把一部分石刻做成拓片以便保存。做拓片是一项细活,步骤繁琐,首先用水把石碑洗干净,选取大小合适的宣纸覆盖在石碑上,用毛巾轻轻润湿使宣纸贴于器物表面,用带墨均匀的扑子,向纸上轻轻扑打,多次均匀拍打后,黑白分明的拓片形成。做拓片的基本方法看似简单,但要完成一张高质量的拓片,操作者需要考虑天气等综合情况,做一次拓片正常都需要 2~3 个小时。有一天,裴安年发现他的遮阳帽檐都被太阳晒变形了。

" 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值得。" 他的一首打油诗写出了自己对文物考古工作的辛苦和感受:出迎朝阳归披月,埂旁沟边细寻觅。秦砖汉瓦唐宋瓷,带来多少喜与悦。

那时候交通不便,只有靠走路,乡间还都是石子路,特别费鞋,裴安年基本每个月都要换鞋,别人的鞋子都是鞋头鞋跟破,而他的全是鞋底破,两三年时间,他穿坏了近三十双力士鞋。

倾情文博事业,传承大湖文脉

洪泽湖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以湖泊命名的博物馆,也是南京博物院分院。2005 年洪泽湖大堤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裴安年一人制作完成了全部申报文本,最终一次性便获得通过。其同期制作的洪泽湖大堤记录档案文本被江苏省文化厅评为 " 优秀档案 "。裴安年编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 洪泽县资料汇编》《百里文化长廊 · 洪泽湖大堤》等书刊,积极宣传洪泽湖及大堤的各类文化遗存,得到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肯定。最终,洪泽湖大堤作为大运河的重要遗存节点被编入大运河申遗文本。

国家文物局出版的《中国文物地图集 · 江苏分卷》记录着他为洪泽区不可移动文物点出版大量文物考古调查成果。为了向人们解读洪泽湖大堤的历史文化,他查阅了大量典籍资料,仅与洪泽湖相关的古代诗文他就收集了 600 多篇。为了帮助读者阅读,他查遍每首诗词的历史背景,并为每篇诗词作了注解。目前,他已将 400 余篇诗文编辑成册,出版了《千秋诗文洪泽湖》,他还将多年来对洪泽湖大堤的调查、研究,收集的石刻拓片等编辑出版了《洪泽湖大堤石刻遗存》。

出于岗位的需要和对文博的热爱,2014 年 10 月,已到退休年龄的裴安年依然坚守在文博工作一线,洪泽区文旅局专门为他准备了一间办公室供他继续从事相关研究。2023 年 4 月,因年龄身体等原因,裴安年离开了倾情工作 40 年的文博岗位。临别时,他将自己收藏的 100 多幅石刻拓片无偿捐赠给洪泽湖博物馆。如今,年近七旬的 " 老裴 " 仍然通过各种方式继续为所深爱的文博事业发光发热。

通讯员 谢辉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李子璇

相关标签

老子 档案 新石器 江苏 博物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