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1-17
“睢宁好人”夏争春:三十载的执着坚守 ,一辈子的文化传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他以站为家,甘守清贫,从青丝到白发,用青春在平凡的岗位播撒着文化的希望;他扎根基层,坚守农村文化阵地,用一点一滴的创新、日复一日的坚守,打造乡村文化品牌;他爱岗敬业,以他骨子里的热爱与坚持,用责任与行动,一心扑在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上,书写了一段乡村里的文化守望者的人生传奇。

△夏争春被评为 " 睢宁好人 "

徐州市睢宁县魏集镇原文化站长夏争春,一位坚守基层文化阵地的老兵,用他的汗水和智慧,为睢宁县魏集镇的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无尽的力量。夏争春自 1990 年进入睢宁县文化广播电视站工作以来,便开始了他的文化事业生涯。他凭借一手好字和出色的信息通讯报道能力,逐渐崭露头角。1995 年,他通过省招干考试正式入编。2010 年进入睢宁县魏集镇文化站工作。从此,他与乡村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在退休之后,他仍然心系文化事业,继续默默奉献着。

" 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强。" 这是夏争春工作多年来的口头禅。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基层文化工作让夏争春感受到乡村土地的浓厚情怀,奋进的力量正根植于此。多年来 , 他一直执着坚守于要用自己的所有热爱来改善魏集镇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精神文明建设。

△节目表演

在徐州市睢宁县举办的第一届全县广场舞比赛中,夏争春带领的魏集镇代表队通过创新编排,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威风锣鼓融入表演中,获得了最佳创意奖。80 面威风锣鼓、300 余人的热情表演留下魏集特色地方文化的深刻印记。

徐州市睢宁县魏集镇地处黄河故道两岸,拥有悠久的种植西瓜历史,素有 " 西瓜之乡 " 的美誉。夏争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 以瓜为媒、广交朋友、宣传魏集、发展经济 ",连续参与策划了四届魏集镇西瓜节。通过这些活动,他不仅宣传了魏集镇的优秀农特产拉动了产业发展,还让更多人了解了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还有两届稻蟹节、农民丰收节、每年 60 余场的下村送文化演出。

夏争春还积极参与全镇乡风文明馆、村史馆等 13 处文化场所的建设,打造了以 " 黄河娃 " 为代表的文化节点 6 处,让乡村文化的园地里硕果累累。

除此之外,夏争春还负责徐州市睢宁县魏集镇草庙村的包村工作。在这期间,他积极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调和处理群众矛盾、帮助困难群体修建房屋等。

△夏争春

" 夏站长就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人。以前条件不好,群众文化生活单调,自从在他带领下,全镇已经发展了 100 余名文艺骨干,成立了舞蹈队、锣鼓队、健身队等多支文艺队伍,整个魏集镇的文化活动被他‘折腾’得风生水起。" 说起夏争春,正在准备魏集镇龙年春节 " 下乡送戏 " 排演的演出队队员们伸出拇指、个个赞不绝口。

" 只要文化工作需要我,我一定召之即来!" 夏争春表示,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将作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魏集威风锣鼓发扬光大,编排舞龙表演和更多精彩的民俗舞蹈 ……

因出色的工作表现,夏争春获得 2012 年 " 舞动乡村先进个人 "、2013 年 " 党员干部冬训工作先进个人 " 等多个县级优秀荣誉,并被评为睢宁县 2021 — 2022 年度敬业奉献类 " 睢宁好人 " 和睢宁县第四届道德模范。

通讯员 余孙宁 欧稳 陈士洲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郑阳

(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供图)

相关标签

黄河 白发 考试 守望者 文化娱乐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