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1-17
​泰州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单友健 记者 毛晓华)1 月 17 日,泰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万闻华作政府工作报告。万闻华表示,将深化 " 致力民生、聚力转型 " 两大主题工作,提升 " 产业、城市、民生 " 三个能级,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不断谱写 " 强富美高 " 新泰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泰州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现场 通讯员供图

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8% 左右

2023 年,预计泰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8% 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5% 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6% 左右。

这一年,大健康产业实现加速成长,健康中国发展大会、健康中国建设研讨会等 " 国字号 " 盛会花落泰州,国家药品进口口岸 " 十年磨一剑 " 成功获批,全省首家药监综合体揭牌运行。

这一年,标志性载体迎来密集落户,依托北大医学部运行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设立医药临床研究联合中心,携手复旦挖掘 " 泰州队列 " 价值、重组扬子江药业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南医大共建医药产业研究院,生物安全三级防护实验室、华西海圻药物非临床安全评价中心、科大讯飞医疗人工智能研究院成功落地。

这一年,百亿级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新浦化学高端新材料、联动天翼动力电池项目开工建设,盛虹储能项目(一期)刷新 " 泰州速度 ",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国能煤炭储运、商业航天项目成功签约,在批在建百亿级项目 7 个,一系列重磅项目带动了 "1+4" 产业强筋壮骨。

这一年,数字化转型迈进第一方阵,规上工业企业 " 智改数转网联 " 覆盖率居全省前列,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入选数、省 " 互联网 + 先进制造业 " 特色产业基地新增数均居全

省首位,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实现零突破,泰州乘 " 数 " 而上、加 " 数 " 奔跑;以组建市数据产业集团推动数据要素开发,以实施 "10+N" 应用深化数智赋能行动,数字化应用成效案例数、数字政府建设督导评估结果均列全省第三,数字泰州让更多人熟悉认可。

这一年,高水平开放形成全新格局,主动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北沿江高铁泰州段全面开工,盐泰锡常宜铁路过江方案确定,常泰铁路可研前臵要件全部完成,入选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名单,江阴—靖江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实现重大调整,对外合作步伐更加从容自信。

这一年,幸福泰州结出丰硕成果,泰州学院在全市上下多年期盼中纳入省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启动实施,慢病管理 " 星网计划 " 创新探索,市妇幼保健院主体工程完工,市第五人民医院创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获批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城市,蝉联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连续四年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去年主要抓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以稳中求进为基调稳固经济运行

深化 " 三比一提升 " 行动,5 亿元(3000 万美元)以上产业项目新开工 138 个、新竣工 101 个,上争政府专项债、特别国债项目 44 个,入选省重大项目 21 个、重大工业项目 41 个。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开展 " 泰享消费 " 活动,打造 " 泰州早茶 " 品牌,限上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零售额分别增长 60%、30%,成为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

二、以创新赋能为路径增强产业动能

部署培育新质生产力,省化工中试基地投入试运营,汽车及零部件、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入选省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3 个,新增国家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 38 家,苏中药业获评省长质量奖。

三、 以强基补短为重点焕发城乡活力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国首批获批,新增产业发展空间 10.5 万亩;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北接线、东兴高速泰州段开工建设,建兴高速全面建成,姜堰南绕城、姜高路一期正式通车;升格市港口管理委员会,完成岸线资源利用综合效益首轮评估;靖江获批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泰兴成为国家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兴化创成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城市功能环境稳步提升。桃园一期、古盐运河广场提质工程建成开放,十胜街、品味涵东商业街开街运营,绿地开放数量居全省首位;完成老旧小区改造 106 个,实施背街小巷综合治理 113 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 4829 个,成为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

四、以改善民生为核心擦亮幸福底色

拓宽就业创业空间,城镇新增就业 6.4 万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 2.2 万人;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基础养老金、医保补助、城乡低保标准稳步增长,市儿童康复中心建成投用。百姓日常关切回应更实。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改扩)建学校 37 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 1.9 万个,普通高中入学率高于全省平均 3.15 个百分点, " 双减 " 典型案例获国家、省遴选推介," 学有所教 " 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均居全省首位;强化 " 一老一幼 " 服务保障,改造提升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 80 个,新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6 家,新增普惠托育机构 12 家、托位 1800 个。

五、以维护安全为责任守牢发展底线

公共安全总体平稳。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推进 "9+N" 小场所安全百日攻坚,常态化组织 " 祥泰 " 系列演练,有效应对暴雨、寒潮等极端天气,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八年 " 双下降 "。经济风险妥善化解。实行政府债务 " 一债一档 " 动态监测,严防非法集资、公司债务风险;创新推行建筑业涉诉免保,出台支持高品质住宅建设规划政策,保交楼工作有序推进。社会治理扎实有效。深化 " 精网微格 " 建设,巩固提升信访问题攻坚化解成效,落实食品药品安全 " 两个责任 ",矛盾纠纷调解率、扫黑除恶满意率居全省首位,电诈发案由升转降,命案发案历史最低、全省最少,群众安全感、法治建设满意度保持全省领先。

2024 年工作任务围绕 3 个方面进行

今年泰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 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新增就业 6 万人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 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6.5%,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站稳全省第一方阵。

今年,将重点从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锚定产创融合这个核心抓手,塑优产业治理体系和动力机制;围绕建设人民城市,紧盯以城留人这项战略任务,锻造城市硬核功能和特色魅力;围绕增进民生福祉,突出人民至上这一根本取向,用心担起为民之事和安民之责等三个方面进行 9 项工作。这 9 项工作分别是:攻坚重大项目,带动产业强链提质;突出数实融合,促进产业增值增效;涵养科创生态,增强产业内生动力;建设农业强市,夯实产业现代化根基;聚焦支撑性因素,完善城市布局架构;强化人民性意识,传递城市发展温度;抓实战略性举措,彰显城市独特气质;跟随需求优服务,让群众幸福更可及;综合施策防风险,让群众安全更可靠。

相关标签

泰州 生物 智能制造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