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朱军 赵涵清
自从练了足球,父母残疾,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小姑娘李萌萌像换了一个人,之前内向自卑的她,现在会和队友们聊天嬉笑," 变开朗、会沟通 " 了。足球正在为这些乡村留守女孩建造一个诗意世界,成为她们的精神寄托和力量源泉。当足球带领她们走进大城市的赛场,夺冠的自豪使她们感受到了生命中第一次被重视的滋味。足球为她们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3 年前,早春的一个午后,我们第一次站在了张盘小学的操场,开始对张盘女足长达 3 年的影像记录。
这支藏在黄河边一个小村落里的女足球队,队员年龄从 7 岁跨度到 13 岁,她们大都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留守儿童,你很难想象在她们身上还拥有着 "5 年 14 个冠军 " 的光环。
我对她们最初的印象是球场上下的极致反差。在生活中,她们面对陌生人时会羞涩、拘谨,与队友们在一起时,会嬉戏打闹,谈天说地,与普通女孩别无二致;她们也喜欢偷偷吃零食,但大都是在教练不在场的情况下;放学训练完回到家,她们会把书包随手一丢,惬意地躺在沙发上,看会儿电视;有的甚至会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周末被送到镇上的培训机构,学习一门才艺。球场上,她们则像一群破茧而出的蝴蝶,没有了束缚,迫不及待想要奔跑飞翔,挥汗,受伤,欢呼,相拥,个个又酷又飒,浑身散发着光彩。
她们的快乐很简单,一身球衣,一双球鞋,一颗足球。踢球的场所则与生活紧密相连,学校球场,集市上,田野里,院子里,放羊的山岗,她们有机会就拿起足球颠起来。足球在她们脚下,被赋予岁月的痕迹,由于磨损严重,有点面目全非,沾满泥土和污垢,彩绘只能隐约可见。
王小波在《红拂夜奔》中说,"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足球正在为这些乡村女孩建造一个诗意世界,在这个充满欢笑与汗水的世界里,烦恼暂时没有了,情感有了寄托,生命中第一次感受到被重视。当足球带领她们走出乡村,走进大城市,来到更加专业的赛场,足球又为她们种下了希望,是对自我价值的向往,也是对梦想的追寻。
很庆幸的是,三年间断断续续的采访和拍摄,让我们捕捉到她们诗意世界的一些瞬间,这些瞬间光影犹如散落的珠子,我们把它们串起来,便成了微纪录片《疾风少女》。
《疾风少女》在 2023 年底全网播出,当我们以回望者的视角,重新审视片子里这些乡村女孩的人生故事,我们依然发现有许多的 " 盲区 " 没有被记录下来。现在,我们试图对这些 " 盲区 " 来个 " 大扫荡 ",也许会展现一个更加接近真实立体的 " 疾风少女 "。
把足球带进村小
这个冬天,宋海波罕见在朋友圈发了一组九宫格照片。他之前发朋友圈大多是转载,极少用图文形式,这次却反常。
从张盘小学女足队走出去的梁佳琪入选国家女子足球集训队,正备战于 2024 年 4 月在印尼举行的 U17 女足亚洲杯。梁佳琪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他便配上 9 张梁佳琪在张盘小学时的照片,兴奋地在朋友圈做了宣告。
对这个乡村小学的校长来说,他更坚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以足球之名,点亮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为她们寻找更多的人生出路。幸运的是,当初的选择,正在开花结果。
2009 年,宋海波任张盘小学校长。此时的张盘小学一个年级有一个班,全校 240 名学生全靠 14 名教师苦苦支撑。
村小教学条件差,有能力的父母选择把孩子送到镇上乃至洛阳市区上学。留下来的学生,大都是家里经济条件相对差一些的。和很多乡村小学一样,学生的不断流失,让当时的张盘小学日渐衰落。
宋海波知道,如果学生继续流失下去,张盘小学很可能将不复存在,村里的孩子上学需要到远在十几里外的镇上。
张盘小学必须做出改变,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让他们的孩子继续放心地交给张盘小学,张盘小学也才能生存下去。
宋海波作为土生土长的张盘村人 , 自 1994 年起就在张盘小学任教,有着 30 年乡村教育经验,他很清楚要想在升学这条赛道上,和城里孩子拼学习成绩,无论是在师资力量,还是在家庭支持力度上,张盘小学的学生都没有优势。
当时的体育老师梁耀武和他看到了另一条路。
" 村里孩子有练田径的传统,能吃苦。" 梁耀武做过 40 年的体育老师,对村里孩子的身体条件了如指掌,并熟悉当地通过体育特长升学的招生政策。他和校长宋海波共同认为,时代不同了,农村孩子练田径出路小一些,足球可能成为张盘小学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2017 年 5 月 1 日,在宋海波和梁耀武的张罗下,张盘小学女子足球队便成立了。
彼时的张盘小学女足队里只有之前练过田径的 7 名队员,梁佳琪便是其中之一。
梁佳琪还记得,那时学校还只有一块 " 土操场 ",中间镶嵌着两个平行的 " 半块 " 水泥篮球场,两个半块篮球场之间不仅有 3 米宽的土地,高度上还有落差。篮球架一拆,两个篮球场一合并,便成了属于她们的足球场。梁耀武又到市场上买来一张球网,按照网的尺寸买来几根钢管,焊接了两个简易球门。
女孩们就在水泥地上踢,这丝毫不影响她们的热情。农村孩子的路不多,当遇到喜欢的足球时,她们就拼命地踢。
刚开始没有专门的足球鞋,穿上运动鞋也要上场踢。每天围在一起追逐、争抢,在水泥地上摔倒擦破皮儿也无法阻挡。
张盘的足球之路算是开启了,但这还不够。学校里的老师包括体育老师梁耀武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足球训练,更别提给予孩子们专业的指导了,只能做一些体能方面的基础训练。
宋海波到处打听,最后请来一位真正的足球教练。
这位教练叫李雷,85 后,从小练足球,进过洛阳体校专业队。2016 年,他和一群爱好足球的年轻人成立了 " 洛阳远航星青少年足球俱乐部 "。李雷的加入让张盘小学女足队步入了正轨。
李雷来学校不到一星期就发现,这里的孩子是真喜欢足球。这些孩子们在球场上虽然还没有任何技巧,但就是不知疲倦地踢球,也没有城里孩子的那种娇气。" 这种喜欢和拼劲不是你命令她,要求她怎么做,而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足球。" 这样的氛围才会让张盘女足有变好的可能性,才能让奇迹发生。
但李雷依然选择做一名 " 严师 ",他要把这群女孩带出来。一个女孩训练过程中腿上摔破皮哭了,李雷查看伤情后却说," 哭什么哭,擦破点皮,起来接着练 "。球队里的很多女孩都被李雷 " 凶 " 哭过。
训练还不到半年时间。2017 年 10 月,张盘小学女足队便迎来第一次正规的比赛,代表平乐镇参加校园足球 " 县长杯 " 比赛。宋海波动员队员家长到现场看比赛,并在出发时举办了隆重的 " 出征仪式 "。
到了赛场上,宋海波和李雷发现,和县城里的对手相比,对手基本都是毕业班的队员,年龄大、身体壮,张盘的队员在年龄和个头上参差不齐。由于在力量上吃亏,孩子们被撞得人仰马翻。
几场比赛下来,很多队员受了伤,但没有一个主动退赛,都咬着牙踢到了最后。最终,张盘小学拿到了第一个 " 县长杯 " 冠军。
这个冠军出乎宋海波的预料。凯旋时,学校的迎接队伍在学校大门外站成两排,掌声不停。
很多队员第一次感受到了自上小学以来从来没有过的成功和喜悦。女孩们现在回想起在张盘踢足球的日子,铭记最深的依然是这次夺冠的高光瞬间。
一时间,成为张盘女足队员变成了一种荣耀,张盘小学的足球氛围更加 " 狂热 " 起来。
从羊圈到球场
第二年,历经了一年的练习与磨合,球队碾压式夺冠,蝉联了 " 县长杯 " 冠军。在孟津县教体局和平乐镇政府的支持下,张盘小学的新球场也建成了。
这年年底的校园足球 " 市长杯 " 总决赛上,张盘小学女足以绝对的实力获得总冠军,打破了洛阳市组织校园足球联赛以来," 冠军不出市区 " 的历史。
连续夺冠让张盘女足成为当地乃至洛阳市的 " 明星学校 ",周边几个村的家长也开始把孩子送到张盘来上学,甚至点名要在这里练习足球。
宋海波对此很欣慰,因为这代表着张盘小学又 " 活 " 过来了,张盘女足也将有更多的后备力量。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足球也把宋海波与孩子们的距离拉得更近。宋海波说,如果没有足球,他很难有机会走进这群孩子的内心,获得孩子们的信任。
农村的孩子更加腼腆,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不愿诉说自己的心事。之前学校里很多孩子的情绪会在某一天突然变化,比如突然不说话,或者在课上掉眼泪。他问原因,孩子什么也不说。
宋海波通过足球走进这群孩子中间,慢慢地,孩子们放下了防备。一天,一名一年级的女孩敲开了宋校长办公室的门,说自己想要加入足球队。
这个女孩叫李萌萌(化名),父母都有智力缺陷,出生后便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
爷爷奶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种了几亩地,养了十几只羊,这也是全家五口人唯一的经济来源。
从没读过书的爷爷奶奶把全家人的希望寄托在李萌萌身上,给她取了乳名 " 笑笑 " 也是希望她能够通过上学读书改变命运,走出农村,未来会人生顺心,喜笑颜开。
李萌萌从小也特别懂事,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空闲的时间就会帮助爷爷去放羊。
周末一个人的时候,羊儿在吃草,李萌萌就花很多时间发呆。她羡慕学校里踢球的大姐姐,希望能像她们一样在球场上飞奔。当太阳开始西落,李萌萌边踢着路上的碎石,边把十几头羊赶进羊圈。
当李萌萌鼓起勇气敲开宋海波的门,宋海波虽然觉得她年龄还小,但欣然接受了她,让她加入足球队先练着。
宋海波认为,对于李萌萌这样的家庭,读书可能是最好的出路,但不能是唯一的出路,李萌萌有权尝试更多的可能。
宋海波找到李萌萌的爷爷,说服爷爷让笑笑加入球队,并为笑笑做了特殊的安排,她的球衣球鞋也由学校购买。
宋海波考虑得很周全,李萌萌的爷爷平常要干农活,还要每天定时去野外放羊;奶奶要照顾李萌萌的爸爸,老两口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接送笑笑上下学。他便安排李萌萌上学期间吃住都在学校,并且都是免费的。
在学校住校的时候,足球便成了李萌萌最好的朋友,也填补了笑笑这么小就离开家庭的情感空白。
虽然现在的李萌萌依然是替补队员,也是球队里个头最小的那个,但她每次都踢得最认真。她不仅在学校里练球,周末回家的时候也会在自家的院子里练;放养的时候,会把羊 " 晾 " 在一边,自己专心颠球。
球衣和球鞋成为她的宝贝,每次见到她的时候,她总是一身球衣球鞋。对她来说,球衣背后的 " 张盘女足 " 这几个字,代表着一种荣耀和自豪。
变化也在一点一点发生。踢球后,李萌萌皮肤变得更黑了,小腿肌肉线条也逐渐分明起来。更深刻的改变体现在性格上,之前内向自卑的她,总是沉默,现在她会和队友们聊天嬉笑了," 变开朗、会沟通 " 了。
每次外出比赛,宋海波都会带着李萌萌,这样难得的经历也是长见识和学习赛场经验最好的机会。未来的路还很长,宋海波期待李萌萌能够成长为张盘女足的主力。
拼到最后一刻
自 2018 年后,张盘小学女足队一路披荆斩棘,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冠军。从 " 县长杯 " 到 " 市长杯 ",再到 " 一带一路 " 国际青少年足球冬令营,张盘小学的会议室里,陈列着 15 个县级以上足球赛事的冠军奖杯。
以一种惊人的速度,一届又一届的张盘女孩踢出了村子,她们紧接着踢出了洛阳,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队员王一好去过很多城市参加比赛,郑州、内蒙古、青岛 …… 甚至和俄罗斯的球队也交过手。
虽然时隔多年,但身在江西萍乡的王一好很清楚,赛场上的成绩,都是张盘女足队员日常的刻苦训练换来的。不论刮风下雨,或者下雪,每天放学后都要坚持至少两个小时的训练。寒暑假的训练强度会加倍,每个女孩都硬咬着牙,从不偷懒,也不降低标准;对于每天的颠球训练,达不到教练要求的数字,有的女孩会边哭边颠,直到达标 ……
王一好也记得,每次比赛前,球队就会进行集训。高强度的训练必须有高质量餐食作为能量补充,老师和教练就从家里带来锅、灶具,在学校食堂给她们 " 开小灶 "。学校的体育教师、教导主任、总务长在校园里坐成一排,洗菜、择菜,李雷负责掌勺。香喷喷的饭菜一上桌,队员们一哄而上,吃光吃净,不亦乐乎。
大赛之前,老师们还会给她们每天买牛肉、大虾、香肠。熟牛肉六七十元一斤,每天只能买 2 斤多,切成薄薄的片,分给队员,老师一口都舍不得吃。
2021 年,长相俊俏、身形瘦长的王一好成为张盘女足的队长。她对自己作为队长后的最后一场比赛依然印象深刻,那是 2022 年夏天,河南校园足球 " 省长杯 " 比赛,踢完这场,王一好也即将毕业。
这对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能否带领张盘女足再次登上领奖台,为自己送上一份有意义的毕业礼物。
顶着极大压力的王一好,在比赛前半程一路 " 过五关斩六将 ",仿佛胜利在望。但不幸很快发生,在与郑州的球队进行比赛时,王一好的腿在比赛中受伤。 王一好的父母在家里开了个小作坊,专门为别人代工鞋面,做一个鞋面 3 分钱。这次比赛专门放下手中的活,来现场观看比赛。爸爸妈妈心疼女儿,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后,内心里想要她放弃比赛,但碍于她要强的性格,在咨询完医生的建议后,只能由着她。
第二天,打上封闭,喷上止痛药,王一好又上场了。
带着伤痛,与队员们拼到最后一刻。遗憾的是,最终没能拿到冠军。
比赛结束后,女孩们坐在马路边的花坛边,都哭了。
这样的失利对张盘女足并不太多,教练李雷告诉她们:" 失败是漫漫人生路中,必然会出现的插曲,只有勇敢地和失败搏击、吸取经验,拿出强者的自信,我们才有机会被冠军再次眷顾。"
毕业后,王一好来到江西萍乡继续学习足球,并入选中国 U13 国家女足集训队。
2023 年夏天,在萍乡再次见到王一好,她长高了,也成熟了许多,身上几乎看不到乡村女孩的青涩。虽然远离家乡和父母,她似乎已经通过足球融入现在的生活。
宋海波也给王一好带去了好消息,2023 年的 " 县长杯 " 比赛上,张盘小学再次拿到了冠军,一切仿佛又回到了起点,但未来更值得期待。
踢向亚洲杯
这些年,在水泥地上长出的足球梦,让女孩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一些队员通过足球特长获得了进入洛阳市重点初中东方二中和其他省市重点中学就读的机会,成为这些学校的女足主力。
还有许多优秀的女球员被选拔到专业的队伍接受系统训练,成为国家女足的后备力量,延续着足球梦。
截至目前,已毕业的张盘小学足球队员,已有 5 名女队员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7 名女队员成为国家二级运动员。
在村小待了近半辈子的宋海波明白,张盘村终归不是孩子们的终点。这里的孩子也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美好的生活抱有自己的向往。
张盘女足正成为一个跳板,把一批批的女孩送到更高的舞台,更广阔的世界。
2020 年,队员梁佳琪从张盘小学毕业,远离父母来到福州教育学院二附中学习生活,继续自己的足球人生。
刚来到福州教院附二中,梁佳琪就被老师们一致认为,身体素质良好、速度快、球技佳。
梁佳琪也是球队中训练最为认真的一个,一个细微的动作没做好,就会不断地反复地训练。每次训练时,梁佳琪还会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有不足的地方,都会在小本本里记录下来,然后再不断改进。
对于梁佳琪的努力,回报和收获并未缺席。她多次入选国家的足球精英训练营,也多次为福州女足拿到冠军。
梁佳琪拿到冠军后,总会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远在千里之外的宋海波和李雷。
空闲的时候,梁佳琪还会打电话向他们讲述自己足球训练时遇到的挫折和困惑。虽然梁佳琪知道,他们已经在专业知识方面不能给予自己更多的帮助,但她把张盘小学当成心灵的港湾。在外面踢累了,还有张盘小学在后面可以停靠。
" 如果没有宋校长和李雷教练的帮助,如果我不踢球,我的人生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也可能只是上个职高,在家附近找份工作,然后平平淡淡地过一生。" 梁佳琪说。
张盘女足教会了梁佳琪坚韧和拼搏,而她用这些宝贵的品格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今年 4 月份,她将带着张盘女足的祝福在印尼征战亚洲杯。
" 梁佳琪正在参加集训,今年过年应该回不来。" 许久未见到梁佳琪的宋海波回忆说," 去年暑假,梁佳琪回来,来学校看我们,隔着学校大门,远远地就喊‘宋校长,宋校长’ ……"
看着从张盘女足出去的孩子们蜕变成长,宋海波说," 这么多年的坚持值了 "。
从乡村小学,到亚洲杯女足,这是一段不易的追梦之旅,宋海波希望 3 个月后,梁佳琪能代表国家站在冠军领奖台上。
前段时间,宋海波参加蔡崇信公益基金会举办的以体树人教育研讨会暨校长年度盛典,郭晶晶、姚明、杨扬也来了,在场人员谈论最多的就是体育教育对人生的长远意义。
宋海波在分享中谈到了自己的梦想:" 希望更多的女孩们通过足球改变人生和命运,愿这些乡村留守的‘铿锵玫瑰’尽情绽放。"
教练李雷曾说:" 有些比赛的失利,张盘并不是输在球技上,而是心态。" 他总结道——
面对大城市里阳光自信的对手,乡村孩子天然有一丝怯场和自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