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8 日,南京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后龙作《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南京市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章润作《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23 年,全市法院受理案件 371273 件,办结 322349 件,分别上升 11.2% 和 12.8%;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 32684 件,同比上升 15.5%。
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稳妥办理 " 唐山烧烤店打人案 " 关联案件
2023 年,南京法院一审审结刑事案件 8051 件,判处罪犯 11976 人。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审结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 202 件,秦淮法院获评全国深化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成绩突出集体,系全国法院唯一。落实反有组织犯罪法,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对省扫黑办挂牌督办的高锋指使他人故意杀人案提级管辖,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南京检察机关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全年共批准逮捕 3013 人,提起公诉 11303 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稳妥办理涉案 85 人的 " 唐山 6 · 10" 系列关联案件,牵头制定有组织犯罪涉案财产处置意见。起诉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 212 件 257 人,起诉毒品犯罪 62 件 103 人。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 唐山 6 · 10" 系列关联案件是指与 " 唐山烧烤店打人案 " 关联的案件。2022 年 6 月 10 日,河北省唐山市某烧烤店发生一起寻衅滋事、暴力打人案件。其中涉案人员沈某俊等人系江苏籍,案发后逃窜至江苏境内被抓获。
经审查,沈某俊等人曾在江苏境内实施开设赌场、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系列犯罪,省检察院指定南京市检察机关办理。截至 2023 年 6 月 14 日,共起诉 85 人,其中认定以沈某俊为首要分子的 11 人为恶势力犯罪集团,实施违法犯罪事实 38 起。截至 12 月 28 日,该系列案件均已判决,其中沈某俊等恶势力犯罪集团成员被判处两年九个月至十九年不等的有期徒刑。目前,部分案件正在二审中。
△ 李后龙
查办职务犯罪,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2023 年,南京法院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犯罪案件 91 件 104 人,审理原中管干部张新起、原省管干部刘顺生等职务犯罪大要案。
南京检察机关严格落实最高检 " 加大力度、务必搞准 " 的要求,立案查办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 9 件 11 人。坚持 " 派驻 + 巡回 + 侦查 " 融合发展,在对省内某监狱开展交叉巡回检察过程中,发现职务犯罪线索 8 件,已查办 1 人。在虚假立功背后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专项检察活动中,查办异地公安民警徇私枉法案 1 件 2 人。与监委协作配合,起诉监委移送职务犯罪案件 102 件 112 人,依法办理原省管干部刘顺生受贿案,原市正局级干部成玉祥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案等一批大要案。
△ 章润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南京法院一审审结商事案件 86654 件。常态化开展 " 百名法官进企业 "" 百名企业家进法院 " 活动,出台司法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举措、司法护企十件实事。健全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审结破产类案件 2333 件,化解不良债权近 500 亿元,通过重整、和解挽救企业 90 家。建立全国首个小微企业全覆盖、全类型破产保护模式,推动设立全省首个企业破产公共服务中心。
南京检察机关强化知识产权检察集中履职,起诉涉知识产权案件 37 件 114 人,人数同比上升 60.6%。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起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和金融诈骗犯罪 230 件 471 人,审慎办理涉案金额近 98 亿元的江苏某集团公司非法集资案。严惩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犯罪,起诉 165 人,以法治之力为 " 企业敢干 " 护航。
守护社会公共利益,办好司法惠民实事
南京法院一审审结民事案件 98089 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建立立审执全链条治理欠薪工作长效机制,执结欠薪案件 9000 件,为劳动者追回 " 血汗钱 "1.6 亿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审结涉网络消费、跨境消费、预付式消费等案件 3197 件,审理全国首例医美消费公益诉讼案。加强农民权益保护,审结土地承包经营、宅基地 " 三权分置 "、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涉农纠纷 260 件,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加强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保护,设立涉军合议庭,审结涉军案件 235 件," 送法进军营 "16 场次。
南京检察机关认真履行 " 公共利益代表 " 职责,立案公益诉讼案件 1173 件,提起诉讼 135 件。办理国有财产保护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案件 62 件,通过办案督促有关部门追缴耕地占用税等 2.35 亿余元。督促整治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地膜回收处理工作,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4 件,推动全市各涉农区设立专门回收网点,处置废弃物 259 吨。开展噪声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办理案件 84 件,推动解决建筑工地、夜间渣土车、露天 KTV 等噪声扰民问题。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孙苏皖 / 文 顾炜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