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2 月 27 日,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大荔县作家协会理事、《鲁茅文学》公众号编委杨荔佳参加大荔作协举办的活动,现场发表了自己对官华老师的诗歌《失眠的灯火(外二首)》的理解与感悟,全文刊登如下:
现在回想起三十多年前,自己上高中二年级时,投给蒲白矿务局周报社的一首小诗(权且称作诗),竟是我第一次收到的稿费(说实在的,也没有收到几次),也就五元钱。当时刚从报社领到钱,就有同学要我请客。可我连一点感觉都没有,很不为意。
2020 年 5 月,我被拉进大荔作协群,因为二十多年没有写什么,在群里不敢发言。等到断断续续写了一些自认为的诗歌发在《大荔文学》公众号,才慢慢融入大荔作协这个群体。
和官华老师相识,是从大荔作协群看到他发的诗歌,慢慢有了接触,有了交流。起初一直以为官华老师是在渭南市区某个政府部门上班,时间长了,才知道他就是我们大荔人,就在黄河边,三河口的赵渡镇居住。这样使我对他倍感亲近。官华老师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断发给我他的诗歌,他的诗评。令我甚为敬佩!我也把自己写的诗歌,散文发给他,向他请教,请他指正。然而我的所谓诗歌,令我汗颜。因为他的几点指正,我的散文《老柿子树》2020 年 11 月 19 日在文学陕军微信公众号登出,给予我很大的鼓励。微信聊了很久,作协活动也没有见过官华老师,于是我约了邢根民、李跃峰两位老师专程去赵渡镇拜访。有幸得到官华老师《渭河之南》签名赠书。
说来惭愧,我竟然比官华老师虚长一岁。读着他的诗,我分明感到一位心怀光明、崇尚自由、对生活无尽热爱的青年人,终日游走于大河岸边,眺望着泱泱大河从天上向自己奔流而来,承载着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毅然决心遥遥而去的样子。我又分明看到,一个被繁复生活磨砺的满面沧桑,胡须尖刺的青年才俊,手握锋利的镰刀,驻足于一眼望不到边际,满目苍黄的麦田,饱满的金穗傲慢的对着他惺惺摇摆着,他猛然豁开锋利的镰刀,坚毅不懈地发出 " 嚯~嚯 " 一串串使麦秸秆疼痛断裂的声音。我又分明看到,一个俊朗的身影,穿梭在黎明的村巷集镇,在他身边一只公鸡正竭力地嘶鸣着,而一群母鸡围着横卧在泥坑的土猪身旁,四处觅食。上午时分,四面八方的人们聚集集镇,在一日又一日的喧闹声过后,很快一切又归于漫漫无尽的平静。夕阳西下,游走在渭洛岸边,身影在斜阳里拉的老长老长,可怎么能长得过已经流淌了千万年,也没有流尽到头的洛河水、渭河水。官华老师是一个始终对生活满怀热忱之情、感恩之心、因为热爱这片丰饶土地,思想里不断迸发出刺透无穷尽暗夜,火树银花一样语言的诗人。
读官华老师的诗歌是能感觉到炙热的温度的。这种温度,一定是因为诗人对生活怀有深厚的感情才会在诗句文字间让人感受到的。
读官华老师的诗是能感悟到生命的激情,思想的火花的。这是诗人不满足于现实生活,不愿意被现实庸常繁复的生活琐碎困锁束缚,不愿意向平庸的生活妥协,自我放任,堕入尘烟的激情抗争!
官华老师的诗歌是有浓郁的烟火气息的。一个人,不论你具有多么高的思想领悟境界,不论你想生活的多么超凡脱俗,你都摆脱不了你生活的土地。你渴饮的一瓢水,你的生命浸淫在那一方生育了你,滋养了你的热土,你呼吸着那方热土的空气,瞬息万变的气息。这一切也就给你烙上了这块土地上的印迹。一个人,不论他走到哪里,不论他建立了多么宏图的伟业,他都会带着这个深深的清晰的印迹,满怀自豪之情、感激之心谈笑挥洒自如。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十分荣幸有好些在诗歌创作上已经有突出成绩的老师,能在百忙之中参加大荔作协这个活动,我在此深表感谢。下面我对官华老师的诗歌《失眠的灯火(外二首)》发表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第一首诗歌《失眠的灯火》第一句:
" 时间在时间之上 倒置 "
从这句诗歌中,我分明感受到诗人对一天天,一年年贯常不变的生活,岁月,日常琐碎事物的简捷感知。诗人精准地用 " 时间 " 这一个不可捉摸,又和每一个人,每一秒不可分割的存在概念叠加出 " 在时间之上 " 来创作出一个意像,抒发自己对平平淡淡日子一天一天堆积的理性感知,紧随之后诗人精准地用一个 " 倒置 ",又把日子拉长出漫漫无尽岁月的意像。
紧接着的句子,是诗人于漫漫黑暗中发出坚毅的独白:
" 我独醒,黑暗中的句子,是发光的星星
遮蔽的时光,在游走 "
第四句:" 悲喜从心,不足以喂养辽阔的信仰 " 是诗人发出坚守自己内心的道白。虽然这令人怜悯的内心很弱势,支撑不起生命的存在,但是诗人坚定地遵从自己心灵。
第二节:" 碎裂的音符,在体内蠕动 " 诗人坚守自己的内心,换来的是心灵的痛苦与孤独。假如诗人退却,自我就会陷入无尽的对生命没有一丝留恋的虚无之中,也就是自己孤独的肉体,站在了悬崖边缘的石头上。
" 靠近虚无,就接近悬崖边上的石头 "
诗人沉溺在自己的内心世界 " 在一堆词里打盹,肉身的翅膀丢失羽毛 " 却换来的是自己的肉体,被周遭的世俗侵蚀,伤害。
" 失眠的灯火跌落尘埃 " 诗人受伤的心灵在尘世的角落偷偷喘息。
第三节:" 隐遁。失色的草叶是一幅抽象画 " 受伤的诗人决定逃避这个和自己格格不入的尘世,然而尘世之外,大自然已经变成失去绿色和生机的苍凉之地。
" 血液和骨头在玻璃碎片中舞蹈 " 是诗人发出血淋淋,对这个尘世即变成冷酷的试验场的悲悯的控诉:
" 我看见出走的人背负着姓氏
需要填补的空白,在慢慢湮灭 "
这个世界在慢慢失去生机。
再看第二首诗《叙述》:
前半段诗句
" 记忆让时间生根,一朵花
发出光亮。薄薄的欢喜
在跋涉的尘世漂浮。思想的苔癣
沾满岁月的苍凉。长长的触须
与来历不明的暗喻,与一本书中的一页一样
在词语的间隙,鲜活而孤寂 "
诗人感叹日复一日繁庸的日子,记忆中美好的事物也只能带给自己淡薄的欢喜,而自己对艰辛无足轻重的生命,岁月的感触,就如同苍白说教的书中,一页上的文字,虽然清晰鲜明,却凸现不出一丝活力。
在这首诗歌的下半段诗句
" 阳光的献祭,温暖虔诚的心
一些影子与远方走来的人重叠
细数的日子与踉跄的烟火,一起碾压过来
身子低下去,再低下去
如一棵草的前身。在盛满雨水的
瓦罐上叙述。而我,只是一个倾听者 "
诗歌的下半段,诗人深情发出对人生,命运一切处境坦然承受。在生命的重压下面,一再坚守自己的心灵,放低自己外在的身躯,低调处事,不再把自己内心世界展现在俗世面前。自己融入尘烟,只随波逐流,言谈千古不变的,肉体赖以生存的需求。掩藏起心令世界,只作一个世俗的倾听者。
第三首诗《秋》是官华老师获得获 2022 年度《野火诗歌》第二届诗歌大赛一等奖的作品。这首诗歌秉承了官华老师一贯的诗歌风格,语言轻娴妙语如画胜似画卷。
这首诗歌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分:
" 当我们谈论秋天的土地和庄禾时
风吹进我的身体,五彩的画布
在我的身体徐徐打开
羞赧的果实也在我的身体 "
诗人直抒心怀,赋予饱满感情的诗句一开始就把我们引入春华秋实,大地一片丰收的景象。
诗人用" 风吹进我的身体,五彩的画布
在我的身体徐徐打开
羞赧的果实也在我的身体 "
富于色彩画面感的诗句,抒发自己在面对土地庄稼托出绚烂的果实的时候,环视自己单薄的处境,不由产生羞愧,无以面对的内疚心绪。
这首诗的中段:
" 就像万物各得其所,就像我
将成为泥土收藏的秘密。我们谈论清露
谈论山坡上怒放的野菊。天空高远
一声鸟鸣,加深我体内释放的斑斓 "
诗人自己与身处周围土地丰收的景象,深情感叹大自然万物的因果规律,感叹自己空怀远志,最终也会归于奉献出丰沛果实的泥土,就如同只是秋天草尖上短暂轻衔的清露。诗人的内心世界,在鸟儿面对秋天丰收的景象发出一声鸣叫声中,在大地一派收获气息里,自由释放出内心对生命,生活的无尽期盼与丰满蓝图。
再看这首诗的下段:
" 从第一片叶子坠落,我便在一颗小小的花蕊上
晕眩。不为证明什么,惬意的
时光,请备好祝福,包括眺望
在辽阔的章节,越陷越深 "
诗人用首句 " 叶子坠落,我便在一颗小小的花蕊上 " 叙说秋天在一派盛大短暂的喜悦收获过后,生命的景象转瞬迎来凋谢的时光。诗人面对生命的短暂美丽,突然触目生命的凋谢,在一瞬间感到无所适从之后,诗人却已整好行囊,在直面和接受现实的情境中,心中的目标变得愈加坚毅,面对辽阔的人生现实世界越走越远,越探越深,把自己融入进去。
纵观官华老师的这三首诗歌,虽为一个整体,却表达了诗人在瞬息万变的生活中三种心灵境遇,以及在这三种心灵境遇中,所产生的内心认识和变化。三首诗,一首比一首突显出诗人对生命,生活的更深一层深刻认知。就如同佛家叙说人生的三重境界 " 一重境界看山是山,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 "。诗人官华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对生命、人生、生活的认知越来越贴近生活现实,越来越趋于成熟。
我对诗歌只能算作一个小学生,今天能在这么多诗歌圣手面前斗胆说出自己对官华老师这三首诗歌的感悟和认识,实在是荣幸。在此,敬请参加今晚讨论活动的各位前辈,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也敬请我十分尊敬的官华老师批评指正!我的发言完了。
谢谢大家!
2022 年 12 月 17 日
>>> 附诗人官华作品:
失眠的灯火(外二首)
官华(陕西)
时间在时间之上,倒置
我独醒,黑暗中的句子,是发光的星星
遮蔽的时光,在游走
悲喜从心,不足以喂养辽阔的信仰
" 碎裂的音符,在体内蠕动 "
靠近虚无,就接近悬崖边上的石头
在一堆词里打盹,肉身的翅膀丢失羽毛
失眠的灯火跌落尘埃
隐遁。失色的草叶是一幅抽象画
血液和骨头在玻璃碎片中舞蹈
我看见出走的人背负着姓氏
需要填补的空白,在慢慢湮灭
⊙叙述
记忆让时间生根,一朵花
发出光亮。薄薄的欢喜
在跋涉的尘世漂浮。思想的苔癣
沾满岁月的苍凉。长长的触须
与来历不明的暗喻,与一本书中的一页一样
在词语的间隙,鲜活而孤寂
阳光的献祭,温暖虔诚的心
一些影子与远方走来的人重叠
细数的日子与踉跄的烟火,一起碾压过来
身子低下去,再低下去
如一棵草的前身。在盛满雨水的
瓦罐上叙述。而我,只是一个倾听者
*《辽河》杂志 2023 年第三期选用
⊙秋
当我们谈论秋天的土地和庄禾时
风吹进我的身体,五彩的画布
在我的身体徐徐打开
羞赧的果实也在我的身体
就像万物各得其所,就像我
将成为泥土收藏的秘密。我们谈论清露
谈论山坡上怒放的野菊。天空高远
一声鸟鸣,加深我体内释放的斑斓
从第一片叶子坠落,我便在一颗小小的花蕊上
晕眩。不为证明什么,惬意的
时光,请备好祝福,包括眺望
在辽阔的章节,越陷越深
* 获 2022 年度《野火诗歌》第二届诗歌大赛一等奖
官华,陕西大荔人。先后在《中国诗人》《延河》《诗选刊》《诗林》《绿风》《海燕》《鸭绿江》《岁月》《辽河》《人民日报海外版》《陕西日报》等发表诗歌五百余首并入选各类诗歌年选。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大荔县作协副主席等。著有诗集《春天错过花开》《渭河之南》等。
【作者简介】
杨荔佳,陕西省大荔县人,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大荔县作家协会理事。
《鲁茅文学》公众号编委。高中时期热爱文学,在蒲白矿务局高级中学组织成立 " 掘光 " 文学社。入伍当兵,磨砺心智。有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在《陕西文学》《陕西社会科学论丛》《华山文学》《渭南日报》《蒲白矿务局周报》《西岳》《沙苑》等杂志发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