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李颖超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铁军 王越
" 以后我每年都要拿着‘小黄鸭专属校园卡’来哈工程‘看海、看船、看雪雕’,这里的哥哥、姐姐同样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 双鸭山市尖山区实验学校徐子航拿到哈尔滨工程大学 " 小黄鸭专属校园卡 " 兴奋地说。这张特别的 " 小黄鸭专属校园卡 " 见证了哈工程与 40 只 " 小黄鸭 " 的十年之约。
1 月 15 日,40 名双鸭山 " 小黄鸭 " 开启 " 尔滨 " 研学之旅,走进哈尔滨工程大学,为本就因冰雪而热闹的寒假校园增添了一股暖流与活力。这 40 只 " 小黄鸭 " 来自双鸭山市留守儿童、矿工、武警子女、低保户困境家庭学生、少先队红领巾宣讲员等,哈工程作为哈尔滨火出圈的高校,为 " 小黄鸭 " 设计了难忘的研学之旅。
而 " 小黄鸭专属校园卡 " 也是哈工程送给孩子们一份特别的礼物,在他们 18 周岁之前,可以随时手持 " 小黄鸭专属校园卡 " 再回到哈工程的校园,进入教学楼、参观纪念馆、图书馆学习、食堂用餐 …… 从这一刻起,他们除了 " 小黄鸭 ",又多了一个身份——哈工程 " 编外 " 校友。"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心有所向,鼓励他们从小树立远大志向,为梦想而奋斗。" 哈工程本科生院副院长张德伟表示。
走进哈军工纪念馆 聆听红色故事
" 这两个字是‘工学’,是毛主席为学校校报的题字,我们的校训‘大工至善、大学至真’也来源于此。" 哈工程讲解团志愿者李紫萌生动的讲解迎来 " 小黄鸭 " 的一阵阵掌声。1 月 17 日,40 只 " 小黄鸭 " 走进哈军工纪念馆,了解哈军工历史,聆听一段段红色故事,感悟哈军工精神内涵。
" 这个笔记真是太工整了,看起来就像打印的一样。以后我要向哈军工时期的学员学习,做好笔记,认真学习。" 尖山区师范附小王思阳说。孩子们看到一本本整齐工整的哈军工时期的学员笔记时,拿起来看了又看,眼睛盯着字迹工整的笔记,认真思索着。
在科技成果展厅,孩子们聆听第一个大型风洞群、第一艘水翼艇、第一艘小型水动力型潜艇、第一艘深潜救生艇的故事 …… 近距离观看 " 辽宁号 "" 歼-10" 仿真模型," 姐姐,这个模型跟真的辽宁号是一样的吗,希望有一天我能看到真的辽宁号。" 孩子们边参观,边提问,兴趣十足。
" ‘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 …… ’这首从小唱到大的童谣唱的其实是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马兰指的是马兰基地,开花指的是原子弹爆炸。" 在 " 两弹一星 " 展区,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唱歌谣、观看我国第一次原子弹爆炸的画面、聆听了哈军工人为我国 " 两弹一星 " 事业作出贡献的故事。" 等我回到学校,我要把这些好听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在这,我第一次认识了钱学森爷爷,他很伟大,我要向他学习。" 孩子们说。
" 第一次来哈工程,让我对学校的了解更加深入,学生们了解了哈军工到哈工程这段历史,尤其是哈军工时期的前辈开创了一个个‘共和国第一’,给孩子们的心中树立了榜样,以后我还会带我的学生们到哈军工纪念馆来参观学习。" 双鸭山市师范附属小学带队老师魏纯说。
打卡哈工程 " 科目三 " 树立科技报国志
" 动起来了!动起来了!" 孩子们第一次亲手操作格斗机器人兴奋地鼓掌叫好。1 月 17 日下午,40 名双鸭山 " 小黄鸭 " 在哈工程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文化展厅参加了一堂为他们准备的特殊工程科普研学课。孩子们在活动中聆听 " 工程金课 ",打卡哈工程 " 科目三 "(工程实践课),了解了工匠精神,感受了工程文化,锻炼了动手能力,对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培养了浓浓的爱国情怀。
在工程训练基地周莹老师的带领下," 小黄鸭 " 们分别参观了工程文化厅和 4 个工程认知实训室。从齿轮转动等工程原理到动手操作的 " 机甲 " 对抗,再到意义非凡的港珠澳大桥和 " 悟空 " 号,孩子们在这里感受工程、了解工程、体验工程,探索工程的趣味,以科普 " 智 " 造未来,在充满创新氛围的教室中动手实践,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创新实践、科技报国的种子。
" 这里共有 30 余件展品,几乎都是哈工程的哥哥、姐姐们做的 ……" 当老师介绍工程巡礼展区时,孩子们自发地鼓起掌。在格斗机器人竞技体验互动环节,孩子们不仅可以参与其中,还能通过萌小熊红外射击视力检测视力,互动式、沉浸式体验让孩子们学到知识、感受科学的力量。" 这里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特别想动手试试。" 尖山区光明小学郭杨说。" 我最喜欢的就是格斗机器人,他可以通过编程和动手操作,让机器人实现我想做的事。" 宝山区宝山村学校张福说。
" 走进哈工程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让这些孩子们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学习工程文化,科普性很强,孩子们很喜欢,对于他们树立科技报国的志向很有帮助。" 宝山区育龙小学带队老师王春平说。
活动结束,每只 " 鸭宝宝 " 都得到了学校为他们精心准备的 3D 打印生肖龙挂坠,孩子们爱不释手," 哥哥、姐姐太厉害了,这些小礼物都是他们亲手做的,长大后我也要试试。" 尖山区文化路小学魏伊含说。
青春暖流、快乐冰雪," 小黄鸭 " 爱上哈工程
哈工程为欢迎远道而来的 " 小黄鸭 ",将寝室打扫得整洁干净,标准的大学四人寝," 这就是大学生住的寝室了,跟电视里的一样,可以跟同学们一起生活。" 孩子们初次进入大学校园,住进大学寝室,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为了欢迎 " 小黄鸭 " 的到来,哈工程的哥哥、姐姐们为他们准备了别开生面的欢迎晚宴。4U 街舞团献上了精彩的街舞表演《foryou 街舞 show》,街舞团成员闫佳豪更与 " 小黄鸭 " 共同演绎了精彩绝伦的 " 斗舞 " 场面。晚宴主持人张恩齐则以清透嗓音演唱了歌曲《如愿》,柔和细腻的旋律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几天的研学生活,孩子们在哈工程志愿者哥哥、姐姐的帮助下学会了自己用餐、回收餐具,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天四夜的研学活动,参观博物馆、走进企业工厂、拥抱大自然、在高校学习 …… 孩子们在研学旅行中了解家乡文化,感受冰雪印记,传承红色血脉,探索科技创新;同时也锻炼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每天的研学活动,哈工程的学生志愿者从早到晚,一刻不离地照顾孩子们,分享学习收获,总结学习知识,一起动手做手工、做模型," 小黄鸭 " 无时无刻感受着一股股青春的暖流,温暖心窝。
自 1 月 8 日以来,哈工程助力龙江冰雪旅游,开放校园,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走进哈工程,共接待四川 " 小熊猫 "、甘肃 " 小如意 "、天津 " 小蹦豆儿 " 等青少年研学团共计 20 多个,接待研学人员近千人,他们聆听红色故事、走进蓝色梦想,感悟冰雪文化,在小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颗向海图强、兴海报国的种子。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王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