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1-18
缓解停车难,政协委员建议鼓励相邻小区商贸区停车位错时共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白天开车到商贸区上班、到医院看病车难停,但此时附近小区停车位其实空了不少;晚上把车开回小区找不到停车位,附近的商业区、学校的停车位却大部分空着。如何解决这种停车的时空供需矛盾?1 月 17 日,正在召开的南京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宗仁带来了《推动商住区域停车开放共享 协同解决停车时空供需矛盾》的建议。针对这种局部性时空性特征的停车供需矛盾,宗仁建议,优先考虑实施商住区域的停车共享,将相邻的居住区和商贸、医院等建立共享停车关系,在不增加静态停车资源的情况下,增加昼夜动态停车供给。

主城六区机动车保有量约 177 万辆,泊位约 163.3 万个

近年来,在缓解停车难问题上,南京每年都会配建一定的停车位,也在不断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停车位进行共享。但从实际来看,还远未满足市民需求。

据介绍,至 2022 年底,南京主城六区机动车保有量约 177 万辆,停车设施供给总规模约 163.3 万个泊位。其中居住配建类停车场停车位 85.87 万个,占比 52.58%;公建配建类停车场停车位 67.43 万个,占比 41.29%;路外公共类停车场停车位 5.77 万个,占比 3.53%;路内停车场停车位 4.23 万个,占比 2.59%。

" 从总体停车供需数据来看,主城区停车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但是由于部分公建停车资源未能有效共享利用,实际停车供给还有不足。" 宗仁表示。当前,主城部分区域还存在结构性的停车供需不平衡,具体表现为,夜间老旧小区供给不足而商办停车场闲置,白天医院、学校、商业等停车位紧张,而居民小区车位闲置。

宗仁介绍,在河西 CBD 片区、大行宫片区、东部战区总医院片区,都存在这种停车供需的时空不平衡。比如,河西 CBD 片区住宅小区配建停车泊位 2415 个,商办公建类配建停车位约 6825 个。夜间停车时,住宅小区停车需求约 3676 个,而商办公建停车场夜间利用率仅约 43%。白天停车时,公建类建筑内部实际停放约 5665 辆,路内划线车位基本饱和,另有道路违停约 691 个,而住宅小区内部停车利用率仅约 45%。

建议推动相邻居住区和商贸区等建立共享停车关系

实施共享停车,是目前缓解停车供需矛盾中成本低、效益较好的措施。宗仁表示,在上述停车矛盾突出的片区,如果将相邻的居住单元和公建单元建立共享停车关系,可以在不增加静态停车资源的情况下,增加昼夜动态停车供给。

为此,他建议:相关部门研究科学划定商业、医院、办公与居住的共享单元。鼓励商业、办公、场馆等停车设施空闲时段向社会开放,鼓励居住区在保障安全和满足基本停车需求的前提下,错时向社会开放停车设施。鼓励老旧小区居民夜间充分利用周边单位或道路闲置车位停放车辆,进一步提升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停车资源开放共享程度和利用效率,将系统治理与单元治理相结合,在单元内实现昼夜停车供需的基本互补平衡。同时,通过 APP 平台实现停车资源错时共享,并进一步研究住宅、公建停车场的市场议价规则,充分调动居民和商家将闲置时段车位共享的积极性。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李娜

(校对 张红霞)

相关标签

共享停车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