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6 日,贵阳轨道交通 3 号线开通 " 满月 ",一大早,贵阳公交的数据分析师何继旭就步履匆匆地来到贵阳智慧公交运营大脑调度大厅,对 3 号线沿线公交与轨道交通接驳的数据进行分析。
▲ 1 月 16 日,何继旭和王迪正在对 " 公交大脑 " 的数据进行分析研判
在调度大厅,何继旭和团队紧锣密鼓地进行调度、抖音直播、数据分析、电话对接 ……3 号线开通以来,该团队时刻面临 " 大考 ",而 " 满月 " 的数据更具重要参考价值。" 这关系到沿线公交线路的调整,马虎不得。" 何继旭说。
很快,何继旭的目光锁定 " 客流时空分布图 " 的红色区域。" 变化的合理区间在 10% 以内。" 何继旭一边看图一边说," 这下,数据直接掉了 40%,超出预期,这说明好几条线路都要‘动手术’了。"
何继旭的团队主要是通过 " 公交大脑 " 系统,分析出区域客流、线路客流、站点客流、运行车速等指标,找出 " 病根 "。而她口中的 " 动手术 ",需要由线路规划师王迪和他的团队来完成。" 我们主要是‘对症下药’,为一些线路或站点做‘微创手术’,缩短乘客的步行距离,减少换乘率,为乘客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王迪说。
▲ " 公交大脑 " 数据平台
"53 路、248 路的客流降幅为何超出预期?609 路的客流量为何增加?我们如何出台措施应对?" 何继旭团队和王迪团队 " 会诊 ",通过 " 公交大脑 " 的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形成可行性调整方案,为 " 撤、并、裁、延 " 提供决策参考。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阳公交把全力提升公共交通便民服务质效作为 " 以学促干 " 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地面公交灵活机动的特点,不断优化站点设置,提高与轨道交通接驳的便捷度,最大限度改善群众的出行体验,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体现在增进民生福祉上。
3 号线开通一个月以来,贵阳公交全线网客运量日均下降 5 万人次左右。虽然公交客运量降低,但贵阳市公共交通总体客运量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公交客运量下降,我们的分析量反而更多了。" 王迪说,需要对部分线路过长、非直线系数较高及重复度高的线路进行结构性优化调整。
在王迪看来,仅靠何继旭给出的数据分析还不够。" 就像中医的望、闻、问、切一样,我们在最终调整前,还要实地走访、征求意见等。" 王迪说,以 53 路公交线路调整为例,以前是从中煤盘江重工站到黔灵山公园站,现在将与轨道交通的重叠线路直接 " 砍掉 ",缩短三分之一的距离,只到甘荫塘站,剩下的路程交给 3 号线。结合客流需求及轨道交通运营时刻表,贵阳公交因地制宜调整运营线路及车次,强化互补功能,共同提升客流、节本增效。
" 从目前的数据分析,我们还将暂停运营重复、低效的公交线路 22 条,优化调整线路 20 条,新辟轨道交通接驳线路 10 条。" 王迪说,按照 " 公益性 + 市场化 " 的思路,贵阳公交积极拓展 " 公交 + 学校、企业、医院、旅游、通勤、社区、物流 " 的运营模式,打造新型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贵阳公交直播间
" 公交线路的设置合不合理,老百姓说了算。" 贵阳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开敏说,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阳公交将每周五定为 " 经理服务日 ",由总部机关经理层、各分公司经营班子成员走进抖音、微信直播间," 面对面 " 接访乘客,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用心服务,畅通民生渠道,打造 " 民生公交 ",用民生的 " 温度 " 检验主题教育的 " 深度 "。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田野 周小游 / 文 杨才江 / 摄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