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抢到票,付款后却发现 " 林俊杰 " 变成了 " 林子祥 ",还不支持退换?1 月 12 日," 林俊杰 JJ20 世界巡回演唱会 - 成都站 " 公开售票,有多名网友在抢票成功后,却发现自己原本要买的 3 月林俊杰演唱会门票变成了林子祥演唱会,并且由于第二天就开演,平台拒绝办理退票。
抢票时是林俊杰,付款后是林子祥。如此 " 大变活人 ",难免令人感到不解:这到底是网友操作失误,还是平台故意 " 跳票 "?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所谓 " 跳票 ",就是违约。对此,购票平台矢口否认,客服作出的解释是,这是网友自己下错了单,并非系统主动 " 跳票 "。" 此林非彼林 ",确实有下错单的可能:在当天购票平台首页,专门设置了带有林俊杰头像的购票入口,点击该窗口即可直达购票页面。不过,在该窗口的右上角,还有一行小字为 " 林子祥成都 "。尽管如此,系统 " 跳票 " 的嫌疑仍然存在——有网友表示,自己填好预约信息之后,就没有退出过林俊杰演唱会页面。
孰是孰非,一时很难判断。但是,无论此次乌龙事件出于何种原因,购票平台显然都无法置身事外。倘若系统故意 " 跳票 ",自然不必多言。即使网友操作失误,同样值得购票平台反思:林俊杰演唱会的购票页面,为什么附带林子祥演唱会的购票入口?既然是 " 抢票 ",难免有人忙中出错,如此 " 搭售 ",本就容易引人 " 误入歧途 "。更何况,谁又能说,这种 " 搭售 " 不是刻意为之呢?
从网友反馈的信息看,因 " 跳票 " 而导致 " 错爱 " 的事并不鲜见。其中,既有林俊杰 " 跳 " 成林志炫,也有蔡依林 " 跳 " 成蔡健雅,更有甚者,直接 " 跳 " 错日期,导致张冠李戴。正因如此,此次事件引发了网络广泛关注,而购票平台也最终承诺,为未到现场观看林子祥演唱会的购票者办理全额退票。此次事件虽然告一段落,但并不足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如果 " 搭售 " 成为惯例,难免还会有人 " 错爱 ";如果全额退款就是艰难维权的最好结果,如何杜绝平台 " 跳票 "?
去年以来,随着文娱市场的不断升温,各类演唱会的数量呈现 " 井喷式 " 增长。与此同时,相关的消费投诉也大幅增加。2023 年 8 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 8 大投诉热点分析,演出票务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包括 " 退票难 " 和 " 疑似‘跳票’问题多发 "。
毋庸讳言,演出门票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特殊性,允许随意退票会给经营者带来较大影响。同样毋庸讳言的是,在利益的刺激之下,不能排除有人剑走偏锋,以 " 跳票 " 来欺骗消费者。实际上,相关部门早已为此开出了 " 药方 ":2023 年 9 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建立大型演出活动退票机制,设定合理的梯次退票收费标准,保障购票人的正当退票权利。
设定合理的梯次退票收费标准,不仅可以保障消费者自主选择和公平交易的权利,而且可以倒逼主办方加强票务管理,从而杜绝 " 跳票 " 行为。在此基础上,不妨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演出票务监管服务平台,以公开透明的管理体系,促进演出行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人民网评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