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 | 湖北 2024-01-22
武汉:合力筑牢“防火墙”,守护青少年“网络晴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案例中,朱某伙同其他同学对被害人施暴、拍摄殴打视频,并上传至微信群等种种行为都是违法的。希望同学们以案为戒,远离‘网络暴力’ ……" 日前,武汉市黄陂区检察院联合区教育局,走进盘龙城第三中学开展普法宣传,重点向在校师生讲解了 2024 年 1 月 1 日正式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下称《条例》)。

△ 武汉市黄陂区检察院联合区教育局

走进盘龙三中开展普法宣传

网络时代,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守护他们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武汉市检察机关以净网专项行动为依托,综合运用法律监督模型、督促监护令、联合普法教育等方式,依法打击涉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活动,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推动网络平台和行政机关各司其职,深化诉源治理,合力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 " 防火墙 "。

规范网络信息

将犯罪扼杀在摇篮

打开手机,各色网络信息泥沙俱下,成年人看到不实信息尚难以分辨,青少年社会经验不足更是极易受不良信息引导。2023 年 3 月,武汉市江汉区检察院办理的在读大学生刘某甲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就是个典型。

案中,刘某甲在 QQ 群看到一则高薪招工信息—— " 日结三至五位数,落地三包,有意者联系 ……"。他虽心有怀疑,但仍通过联系和介绍,将自己名下的 1 张银行卡及表哥刘某乙(已成年,另案处理)名下的 4 张银行卡出租给他人用于信息网络犯罪支付结算。

案发后,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教育、挽救下,他认识到了错误,积极退赃并自愿认罪认罚。因为良好的悔罪表现,综合社会调查情况,2023 年 4 月 25 日,江汉区检察院经不公开听证会,依法对刘某甲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验期为六个月。

" 现在网络犯罪信息的表述越来越隐晦,像刘某甲这样法律意识淡薄,对信息分辨能力差的孩子,极易受高薪诱惑,沦为网络诈骗活动的‘工具人’。" 在该院检察官助理秦开芳看来,如果不深化诉源治理,还会有下一个 " 刘某甲 ",各式各样的网络犯罪活动仍会陆续上演。

网络保护要 " 治标 ",更要 " 治本 "。检察监督如何防患于未然,避免网络信息侵害未成年人权益呢?

" 网络信息海量性、隐匿性等特点,是检察监督工作中的‘拦路虎’,为此我们做了一些有益尝试。" 武汉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张卿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市检察机关大力探索 " 调取数据、精准研判、堵塞漏洞,推动治理 " 的未成年人法律监督模型,旨在增强大数据思维,提高监督线索挖掘能力,通过数据赋能助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2022 年 3 月,该市某区检察院在进行涉未成年人网络信息巡检时发现,某行政机关门户网站上发布的多篇新闻中,存在泄漏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风险,遂通过区大数据中心获取数据进行碰撞分析。

经确认,有 200 余名受资助的学前儿童姓名、就读幼儿园等详细个人信息在 7 天公示期满后未及时删除、隐藏。同年 3 月 15 日,该院依法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立案调查,并及时通知区大数据中心采取删除、隐藏等方式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

经过诉前磋商,该院与区教育局、区大数据中心就敏感个人信息发布、未成年人权益维护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2022 年 3 月 18 日,该院依法制发诉前检察建议,推动行政机关进行全面排查整改与治理,筑牢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网络安全屏障。

" 发布在网络上的图片、文字或多或少会包含一些个人信息,尤其像案中公示名单中涉及家庭住址,更易被有心之人利用。通过办理公益诉讼案件,我们希望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扼杀在摇篮里,不让罪犯有可乘之机。" 该院检察官说道。

惩帮救相结合

让孩子远离网络伤害

上网课、检索资料、建师生群、网络社交、在线网游 …… 互联网早已融入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随之而来的,还有网络霸凌、隔空猥亵、线上联系线下侵害、利用未成年人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活动。

" 很多涉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案件,往往暴露出未成年人网络使用不当等问题。这就需要检察官在依法惩治犯罪的同时,兼顾帮教与引导工作,多渠道、多维度提升涉案未成年人自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武汉市洪山区检察院未检检察官李凤向记者讲述小可的故事时,如是说。

2021 年 6 月,不满 14 周岁的小可在网上结识了 21 岁的务工男柳某某。不谙世事的小可被柳某某的花言巧语哄骗,应邀线下见面。见面后,柳某某将小可带至某小区消防通道内行猥亵之事,后又以曝光二人网络聊天记录相威胁,多次将小可带至同一地点实施犯罪。拿捏小可的羞耻心理,柳某某的要求也越来越过分。

2022 年 1 月 14 日,在一次次的胁迫下,小可精神崩溃,最终选择将此事告知家人,柳某某的恶行这才败露。同年 5 月 7 日,洪山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2022 年 5 月 27 日,法院以猥亵儿童罪、强制猥亵罪判处被告人柳某某三年六个月有期徒刑。

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官发现小可经常在半夜与柳某某联系,小可父母对于孩子网络使用情况关注较少,反映出监护不当等问题,遂依法对小可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为其赠送普法读本,帮助提升被害人的自护能力和监护人的监护能力。

从小可父母处得知,小可常表现出焦虑、恐慌情绪后,检察官及时引入专业力量,联合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为小可开展心理疏导,并为其申请了司法救助。目前,小可经过多次心理治疗,已逐渐走出案件阴霾,回归正常生活。

" 让孩子安全上网,远离网络伤害。" 既是家长的期盼,也是未检检察官努力的方向。武汉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黄静表示,推动网络空间治理,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转势在必行。

据悉,早在 2017 年,该市检察机关就曾办理一起利用网络隔空猥亵未成年人案件。该案填补了网络猥亵行为在定罪量刑方面的司法实践空白,并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

2023 年以来,该市检察机关积极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网络法治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深入推进 " 净网 2023" 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立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职责,坚持 " 零容忍 " 的原则,持续从严打击利用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受理各类涉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案件审查起诉 65 人,行政公益诉讼立案 9 件,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 2 人,制发督促监护令 7 份,司法救助 8 人。

强化普法宣传

促进网络素养提升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它实现了未成年人教育、娱乐资源优化配置,在开阔视野、激发潜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网络中滋生的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犯罪活动,又使得青少年网络使用安全风险突出。

" 据《第 5 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 1.93 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 97.2%。因法律意识淡薄,在网络上遭受不法侵害或者走上违法道路的涉未成年人案件不胜枚举。" 黄静认为,当前除完善未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体制机制外,加强普法教育,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同样迫在眉睫。

办案之余,未检检察官走进营业性娱乐场所、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直播平台公司等场所,现场普及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网络保护等内容,助推在全社会形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共识。

硚口区检察院在办理未成年人钟某诈骗、盗窃案时,发现赃款被钟某用于直播打赏。经过承办检察官长达两个月的沟通协调,直播平台最终将钟某打赏的全部赃款 8 万元退还。

同时,该院积极向平台普及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直播、屏蔽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直播内容、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充值打赏服务等法律义务,帮助直播平台依法规范经营,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空间环境。

△ 武汉市洪山区检察院未检检察官在武汉市鲁巷实验小学为 150 名五年级在读学生讲解法律知识

"2023 年以来,我市检察机关联合教育部门,大力开展法治课巡讲,通过法治进校园、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检察开放日等多种方式,对未成年人及家长进行法治宣传和教育。" 张卿接着介绍,2023 年上半年,该市洪山区检察院、蔡甸区检察院还先后走入武汉市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法在身边》栏目,向听众讲解未成年人网络自护知识,针对社会聚焦的 " 隔空猥亵 "" 直播打赏 "" 游戏充值 " 等热点问题,从网络犯罪基本特征与法律责任的角度,提供专业化解读与针对性普法,引导未成年人了解网络犯罪危害,增强其抵御不良信息能力,惠及受众达百万人次。

据悉,武汉市检察机关推出的原创普法微动漫《成长路漫漫,上网当悠悠》《检察察的虎小青之学生兼职套路深》等系列未成年人普法宣传短片,在武汉地铁 2-8 号线全天循环展播期间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 互联网时代,良好的网络生态对孩子成长愈显重要。我们将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施行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融合履职,主动对接、协同联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各方力量,推动网络空间治理,携手共护未成年人‘网络晴空’!" 谈及下一步工作,黄静表示。

2732 期

文字:李 雪

责编:鲁 昕

编审:花耀兰

相关标签

微信 检察院 教育局 殴打 网络暴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