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 以上,并部署十大重点工作,体现了江苏 " 挑起大梁 " 的责任担当。徐州如何挑起大梁、多作贡献?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江苏省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接受了现代快报记者的采访。
△宋乐伟
作为省 "1+3" 重点功能区的独立板块,徐州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锚定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目标定位,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着力构建具有徐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迈向万亿级城市俱乐部,在江苏 " 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 " 中彰显徐州担当。
一是以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夯实经济运行 " 压舱石 "。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拼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在去年 " 招大引强突破年 " 的基础上,部署开展 " 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年 " 行动,全力推进年度实施的 25 个省重大项目和 221 个市重大产业项目,统筹抓好 300 项工业技改、148 项重点基础设施和 100 项服务业投资项目,力争年内新招引落地 10 亿元以上项目 100 个、百亿级项目实现新突破,确保年内 GDP 增长 6% 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以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挺起实体经济 " 硬脊梁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 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 " 的殷殷嘱托,进一步树立大抓产业、重抓制造业的鲜明导向,深入实施 "343" 创新产业集群十大行动计划,前瞻布局 "5+X" 未来产业体系,统筹抓好优势产业做强、新兴产业壮大、特色产业提升,着力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国家新型能源体系示范城市,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
三是以建设区域科创中心锻造创新驱动 " 强引擎 "。抢抓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徐州科创圈建设重大机遇,坚持教育、科技、人才 " 三位一体 " 统筹推进,加速推动 " 四链 " 深度融合,突出抓好云龙湖实验室、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 " 五大平台 " 建设,持续放大 " 彭城英才计划 20 条 " 聚才效应,打造形成创新型企业 " 雁阵式 " 发展格局,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牵引、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动区域科创中心释放更强的磁场效应。
四是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 " 新活力 "。坚持 " 把企业事当自家事、把企业家当自家人 ",一体推进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聚焦企业全周期、产业全链条优化服务,深入实施培大育强工程、企业上市 " 鹏程计划 ",培育更多链主企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 " 小巨人 ",力争年内净增 " 四上 " 企业 1500 家,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80 家、上市企业 5 家,让 " 贴心交流、暖心服务、真心惠企 " 成为徐州服务企业的鲜明标识。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邢志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