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眼罩你用过吗?作为不少人应对眼疲劳的 " 神器 ",戴上后眼周暖暖的,确实感觉很舒服。
不过," 护眼神器 " 使用不当,却会成为 " 伤人暗器 "!
1 月 25 日,女星张馨予发博表示,自己被蒸汽眼罩低温烫伤了:" 最近在零下 40 度的环境拍戏,脸开始脱皮发红,刺痛,本以为是冻伤,后来发现眼睛周围,尤其眼皮特别严重 ……",并晒出了自己眼部发红的照片。
张馨予回忆,这是发热蒸汽眼罩烫伤的,因为外面冷,室内很热,发热眼罩也会热度不稳定,但因为人刚从很冷的环境进屋,对于烫感很不敏感,随后她还提醒大家,不要被低温烫伤。
△图源:张馨予微博
蒸汽眼罩
为何成了潜在 " 伤人暗器 "?
一次性蒸汽眼罩,其实就是由非织造布眼罩体和发热体组成的,一次性使用热敷眼罩。
发热体主要成分为铁粉、活性炭、吸水树脂等。产品利用发热体中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热量,从而达到热敷眼部的作用。
蒸汽眼罩的原理比较简单,基本算是传统毛巾热敷的 " 现代进步 "。通过温度来促进眼部血管和睑板腺管道开放,加快血液循环,促进睑板腺油脂软化及排出,增多泪液分泌。
所以,对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的干眼症和眼部疲劳有一定积极作用。
据统计,2022 年,一次性蒸汽眼罩的销售额近 20 亿元。此前,市场监管总局针对这种新兴产品组织了风险监测。结果显示,56.7% 的样品温度特性指标不符合,存在灼伤使用者眼部皮肤的风险。
一条网络问诊平台留言声称:" 前天晚上敷了蒸汽眼罩睡觉,第二天起床后发现眼周皮肤出现红肿、干燥。"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程静怡曾解释道:病人用一次性蒸汽眼罩的时间太长或者温度太高,引起结膜炎症增加,结膜充血水肿。最严重的一部分病人可能会引起角膜上皮的灼伤。
专家告诉记者,一次性蒸汽眼罩发热温度较高,或持续时间过长都可能造成眼部皮肤伤害的可能性大幅上升。而且人在睡着后对温度的感知能力也会降低。
程静怡介绍,加热是一个缓慢过程,当发生低温灼伤时,自己没有感知到。灼伤时,上眼睑部分皮肤接触面积较大。如果时间太长,往里面渗透,可能导致角膜最浅层上皮的损伤,会产生明显的畏光流泪,眼睛睁不开的症状。一旦感染,导致角膜留疤,会影响到视力。
另外,风险监测到不少样品的外包装和网店页面上,有 " 精准控温 20 分钟 ""40 ℃恒温 "" 恒温 41 ℃ " 等宣传语和示意图,声称自己的产品能够精准控温。实际测试显示这样的说法缺乏科学性,可能误导消费者。
如何正确使用一次性蒸汽眼罩?
医生提醒:
使用时间建议 10~15 分钟,不要超过 20 分钟,用完后取下,不能过夜。
不能佩戴隐形眼镜使用一次性蒸汽眼罩!一定要先取下隐形眼镜或美瞳之后再使用蒸汽眼罩,以免因长时间高温环境加速隐形眼镜的水分蒸发甚至变形,给眼球带来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干眼症的发病因素较多,泪液分泌不足,泪质较低,泪膜不稳定等都是干眼症的诱因,盲目使用蒸汽眼罩会有适得其反的结果。如果出现干眼症等症状,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不能依靠一次性蒸汽眼罩。
低温也会烫伤?怎么回事?
该帖子下,网友纷纷共鸣:自己也有被暖宝宝或暖水宝烫伤的相似经历 ↓↓↓
我之前痛风,然后隔着袖子贴了个暖宝宝,然后被低温烫伤了一个大泡,现在胳膊上留了个印子,从那次才领会到低温烫伤的威力。
以前在学校没有空调很冷,我就用暖水宝暖脚,结果根本不觉得烫,睡一觉起来,烫了一个大泡。
我冬天烤火后腿上会有黑印子,几个月才会消,原来这也是烫伤啊。
●普通烧烫伤,通常是在高温气体、火焰、开水等接触下造成的创伤。这种创伤通常显而易见,也容易让人察觉和躲避。
●而低温烫伤,有点类似 " 温水煮青蛙 ",是指 50 ℃左右的温度在人体局部作用时间过长,使热力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
发生初期,触及到的只是人体的表皮,如果及时撤离热源,损伤完全可控。但如果对温度产生适应性,就很难及时察觉,从而导致热量渗透进入更深层的组织,造成烫伤加重。
苏州相城区漕湖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唐守社介绍,烫伤的严重程度不仅和接触的温度有关,还和接触的时间有关,时间越长,烫伤的程度越深。持续接触 70 ℃的物品 15 分钟,烫伤的程度甚至比拿 100 ℃的东西烫一下更严重。
这些 " 取暖神器 ",都要小心!
在冬天,许多人都爱用各类取暖神器,但一不小心就会被低温烫伤!
正确使用 " 取暖神器 ",才是预防低温烫伤的重中之重。
因此,冬日取暖用品在使用时一定要谨慎,尽量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取暖产品,以防温度出现偏差;身体尽量不要直接接触,同一部位皮肤也最好不超 30 分钟。尤其糖尿病病人、瘫痪病人、老年人、婴幼儿以及远端肢体血运障碍者,都不适宜长时间使用取暖用品。
暖宝宝: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而应隔着衣服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烫伤。还有热水袋和暖手宝,用之前套个保护套,每隔 30 分钟换个位置更安全!
电热毯:通电时间不要太长,上床入睡时应关掉电源,避免彻夜使用。最好选用调温电热毯,可在温度合适时调到保温档。
热水袋:不要灌水太满,装 70% 左右热水即可,水温不要太热。放在脚下取暖时,可以用毛巾把热水袋包上,不要使热力表面直接作用在皮肤上,同时,每隔 30 分钟换个位置更安全。
暖手宝:通电时,不得将电暖手宝抱在怀中,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可以套上 " 保护套 ",同时注意温度不要太高;严禁摔打、坐压、锐器划刺暖手宝,以免造成漏液。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烧创伤整形科专家冯杰提醒,当发现自己被烫伤后,应尽快到专业烧伤科就诊,当不能及时就医时,可迅速自行 " 冷处理 ",即立即用冷水对创伤面进行淋洗,或用包裹冰块的毛巾进行冷敷,直至创面不感到疼痛或疼痛显著减轻为止。
如果局部有水疱形成或者表皮破溃,须及时就医,切忌乱用消毒药水,更不要乱抹酱油、牙膏,以免加重感染。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