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学帮 2024-01-29
家门口的好学校!贵阳市公办强校巡礼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为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2022 年以来,贵阳市教育局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强校工程项目校评估创建工作,全市共 394 所学校达到相应标准。期间,各区(市、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强化教育建设内涵,推动公办学校阶梯式向上发展,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

即日起,贵阳教育开通 " 公办强校巡礼 " 栏目,将持续为大家介绍贵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亮点,聚焦不同特色工作,看看 " 公办强校 "" 强 " 在何处!

这一期

我们从 " 课程与教学 " 角度说起

一起走进

贵阳市第十九中学

贵阳市第十七中学

贵阳市白云区第十中学

贵阳市白云区第十六小学

贵州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初级中学

贵州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小学

看看这一批 " 公办强校 " 品质校

是如何通过课程改革

让孩子学得好、负担少

贵阳市第十九中学

精心构建活动文化课程

为校园生活注入新活力

作为 " 传统优质校 ",贵阳市第十九中学凭借多年来坚持优质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德育管理,被评为省级公办强校计划项目学校,通过特色发展,为 " 优学 " 保驾护航。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贵阳市第十九中学精心构建活动文化课程群,日常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每周开展主题升旗仪式、特色主题班会等活动;学年开展艺术节、运动会、劳动节、社会实践等活动;学期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讲读传唱等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主题团体辅导活动;开展 " 红领巾检查员 "" 三好学生 "" 优秀学生干部 "" 星章评选 " 等评选活动。

同时,学校每年植树节还选派学生作为小花农在校园中植树种花,并了解植物种植相关知识;五一劳动节期间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大赛,让劳动教育不限于课堂,也在学生的校园日常生活中得以推进 …… 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身体素质的同时,更希望他们能够将这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带到成长的征途之中,拥有 " 学习的能力 ",为终身发展奠基。

" 坚持以德为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德育示范引领学生发展,努力打造高质量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的使命和职责。" 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贵阳市第十七中学

深化课程建设

助力学生自主发展

" 学习莫用十分力,留得几分行天下。" 贵阳市第十七中学一直倡导师生持有张弛有度的生命常态,致力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优化学习策略、增强学习能力,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使其实现全面发展。

学校常态化开展 " 一班一歌一舞 " 艺术节、" 传统广播操 - 环保沙瓶操 - 趣味课桌舞 " 体育节、" 科学家进校园 " 科技节、" 无运动,不青春 " 趣味运动会,创建 " 啦啦操、男足、女篮、男篮 " 四项运动为一体的体育特色班级,开展校园公益集市、校际交流研学活动、校园趣味运动会、朗诵比赛、歌咏比赛等德育活动;开设王伟英雄班、体艺特色班、特色社团活动课程(包括:茶艺社团、刺绣社团、机器人社团、桥牌社团、数学思维、英语阅读、语文朗读、足球、篮球等 13 个社团)、德育课程、家长讲堂等特色课程,丰富多彩的课程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尽情绽放。

同时,该校还在课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学生在课程中接受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课程真正回归到促进学生学习和个人发展的道路上。

贵阳市白云区第十中学

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

让德育教育向优而行

贵阳市白云区第十中学(贵阳市新世界未来城中学)每周开展 " 美 " 周分享;开设红外射击、机器人、击剑、书法、篮球、无人机等第二课堂;将生物和劳动实践课融合,设置 " 制作泡菜 "" 解剖小龙虾 "" 制作棉花糖 " 等丰富活动;举办 " 强体 · 健心 · 创未来 " 田径运动会;在传统节日里,组织孩子们一起包饺子感受节日氛围;让孩子们用画笔装点校园 ……

在探索活动育人新路径的道路上,贵阳市白云区第十中学从未停止,学校以 "1+2+N" 的路径党建带动团建、队建,实施 "1451" 党建工程,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坚持以德立人、以智启人、以体健人、以美化人、以劳塑人;以 " 五馨少年 " 的评比,全面推动 " 五育 " 并举,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学校还打造了 " 三主四环 " 教学模式,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贯彻 "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 的理念,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主要内容的 " 三主四环 " 教学模式,把时间还给学生,提高课堂的实效;结合教师 " 三字一话 " 基本功比赛、" 青蓝工程 " 师徒结对活动、优质课评比活动等,促进教师成长,使教师队伍呈现 " 进来一个成长一个 " 的态势。

贵阳市白云区第十六小学

40 多个社团同步开放

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贵阳市白云区第十六小学每周五下午,40 多个社团同步开放,满足不同学生个性需求和特色培养。学校组建校园合唱队、舞蹈队及各类绘画艺术社团,组织学生进行 " 廉政书画 " 创作展出,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并多次获奖。学校建设专用的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教室,为艺术类教学活动提供保障。同时,学校在教学楼平台开辟建设了 28 块空中菜地用于开设劳动课,按照 24 节气及春夏秋冬 4 季命名,学生参与各班盆栽绿植的绿化美化,师生有自己所属班级的保洁责任区;不定期举行劳动技能操作比赛,通过 " 种菜地、做家务、当值日、参志愿、开手工 " 等渠道落实劳动课程。

自开办以来,学校以足球和跳绳作为突破口,成为了学校的传统特色项目,通过每周社团活动,不断提升学生跳绳水平,坚持举行每年 4 次的跳绳考级测试,并将其纳入学生个人档案管理,花样跳绳具备了区级顶尖水平,受到社会广泛好评。与此同时,跳绳考级模式已分享推广到省内多所学校,2021 年获 "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 称号。2023 年 4 月,学校被正式确认为贵阳市体育特色示范校。

贵州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初级中学

聚焦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 " 自信、自律、自强 " 能力

贵州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初级中学充分依托贵州师范大学丰厚的学科资源、人才资源和涵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教育体系,在大美育教育理念的渗透下,建立 US 协作体制,按照 " 三教 " 理念——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的要求,推行 " 因材施教 "" 精准施教 " 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 " 自信、自律、自强 " 的能力,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学校获得 " 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工作站 "" 贵州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自然教育基地 ""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 贵州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 贵阳市人文科技学院实习基地 " 等称号。

贵州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小学

家校共育形成新纽带

让 " 爱的教育 " 润泽童心

贵州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小学打破传统 " 请家长 " 来听的家校联动模式,充分发挥学校位于大学城的区位优势,利用家长不同的身份和学科优势来拓展学校教育内容,挖掘各行业家长的职业特点,让家长带着自身职业长处的相关知识走进课堂,为学生带来别具一格的课堂体验,同时建立起了家校沟通的新纽带。独具特色的 " 家长课堂 ",为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校在校内还开辟了校园 " 香樟农场 ",农场采用班级承包制,让学生获得动手实践、体验生活的能力;创建了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亲子互动等多种互动形式的 " 香樟成长 " 评价体系,让孩子们树立 " 劳动最光荣 " 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学校尤其关注不同学段的美育衔接,从加强家庭和学校间的沟通入手,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前提,让音乐、舞蹈、科技等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美好点缀。

立足 " 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办校、管理强校 " 的理念,学校通过德育活动引领 " 五育 ",打造 " 乐童计划 + 社团课程 "" 家长课堂 + 助教助学 "" 大学校园 + 香樟乐园 " 等特色校园主题活动,在突出各年级特色的同时又紧扣学科要素,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编辑 陈亚 / 审核 罗海兰 / 签发 崔林林

相关标签

贵州 教学 艺术 辅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