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子璇)近日,淮安各中小学学生都已放寒假,趁着 " 考古热 "" 博物馆热 " 的热潮,淮阴中学高一三班学生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自发前往考古发掘现场和文物考古研究所,听着研究所工作人员讲述考古工作,走进实地,参与 " 历史进程 ",和文物对话。
远古的雕饰纹路跨越数千年,丰富器具再现民生百态。在青莲岗文化淮安黄岗遗址考古成果展厅中,同学们见到了先民在陶器上的彩绘,感受到了远在七千多年前,祖先辛勤劳动,繁衍生息的场景。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文物的发掘与修复过程,同学们来到国际商城新路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根据目前揭示的遗迹和出土文物,结合历史文献分析,该遗址应为一处明代晚期的街巷遗址,整体属于河下古镇的一部分,就连一旁的水源,也是从 7 米深的地下引上来的,同学们对此很是惊奇。
" 这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接触文物,和他们零距离对话,太震撼了。" 学生万小雯说,考古工作真不容易,经过此次学习,她和同学们也了解到了考古学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发掘的文物又该如何修复呢,同学们秉承着 " 打破砂锅问到底 " 的态度,再次前往淮安文物考古研究所岔河工作站。文物修复师们清洗清理碎片上的泥土,再而拼接,黏结、补石膏、打磨 ...... 历经千百年沧桑,文物或多或少蒙上尘埃,破损不堪。不同的文物有着不同的特性,也有各自修复的难点。修复师们安于寂静,小心翼翼感受着来自古代的微弱的脉搏。这份对文物的敬畏精神也深深感染着前来学习的同学们。
最后,同学们到达淮宝县政府旧址参观学习,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爱国精神。" 此次活动让我见识到了很多书本中没有的内容,也扫除了我很多的知识盲区,在任何领域,都要专心致志,努力为各行各业作贡献。" 同学们纷纷表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