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对于孩子 " 矮小 " 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
经常有家长后台私信
" 我娃这个身高需不需要来医院?"
" 孩子矮小算不算患病?"
△图源:微信表情包
其实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
通过正确测量孩子身高
与其他相同年龄和性别的孩子相比较
如果比其他相同年龄和性别的孩子矮得多
则称为 " 身材矮小 "
之前也也多次提到相关问题:
(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那么对于来医院检查的相关问题
今天就给大家一次性说清!
01
孩子身材矮小
是否意味着患病?
▽
不一定
许多身材矮小的儿童身体健康并未患病,可能是因为:
①父母一方或双方身材矮小。如果父母身材矮小,孩子很有可能也会身材矮小。
②比正常情况生长缓慢,称为 " 生长延迟 "。这些儿童的生长突增比其他儿童晚,也常常稍晚于其他儿童进入青春期,但在成年时会长到正常身高。(晚长是正常青春发育的一种变异类型,其实质是由于机体脉冲发生器激活延迟,致使患儿在应发育的年龄时未出现相关激素脉冲性的分泌,并伴有生长延迟。)
③没有特定原因,称为 " 特发性身材矮小 "。这些儿童体质健康,但生长更缓慢,成年时较矮小。身材矮小往往不会造成其他病理性影响,也不会导致其不快乐或社交困难。
临床上因为个子矮前来就诊的儿童中,部分身材矮小的儿童确实患有疾病,早在 2008 年中华儿科杂志发表的关于儿童身材矮小的病因中就囊括了以下病种:
儿童矮身材病因
非内分泌缺陷性矮身材
家族性、特发性矮身材、体质性青春发育期延迟
、营养不良性
生长激素缺陷
垂体发育异常 如:前脑无裂畸形、视中隔发育不良、腭裂、下丘脑错构胚细胞瘤等
生长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缺陷
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 机理不明、部分患儿可见垂体发育不良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Ⅰ型
Ⅰ A 型 GHI 基因缺失
Ⅰ B 型 CHI 及其他基因突变、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变异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Ⅱ型
CHI 及其他基因变异
X 连锁遗传 Ⅲ 型
转录因子基因缺陷 如 Pitl 、Propl 、HESX-i 、LHX3 等基因突变
生长激素受体缺陷 Laron 综合征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 IGF- Ⅰ ) 缺陷
颅脑损伤
围产期损伤 ( 臀位产、缺血缺氧、颅内出血等 ) ;颅底骨折、放射线损伤、炎症后遗症等
脑浸润病变
如:肿瘤、Langerhans 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其他
小于胎龄儿、生长激素神经分泌功能障碍、精神心理性矮身材、染色体畸变、骨骼发育障碍,慢性系统性疾病等
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 中华儿科杂志 , 2008
寒假期间,内分泌门诊前来咨询矮小的患儿日益增多,为了解您的孩子身材矮小的原因,医护人员会与家长们仔细交谈,询问相关亲属的生长情况和身高。
接下来给大家讲讲身材矮小的诊治流程
02
身材矮小诊治流程
医生一般会先仔细询问出生史、生长发育史、家族史等,然后进行详细查体以及计算身高所处位置,之后寻找病因。
(提醒有就诊需求的家长们,提前准备孩子的相关信息,所以最好是爸爸妈妈陪同,更有助于医生了解病史。)
矮小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孩子身高更是耽误不起,因此明确病因相当重要。
首先建议应该拍个最简单的骨龄片,评估一下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对比。如果骨龄与实际年龄相差不大,而且医生预测的成年终身高并不矮(男性不低于 160cm,女性不低于 150cm),一般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
对于骨龄明显落后于实际年龄的,医生要根据查体的情况,判断孩子是否属于晚长,结合家族史,以及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之后,也是不需要特殊治疗的。但是很多时候晚长的标志并不是十分典型,这种情况下,医生需要进一步排除病理性骨龄落后的原因之后,才能负责任的告诉家长,动态观察,记录生长速率,定期监测骨龄。
如果是骨龄显著提前于实际年龄的,就要引起重视了!
因为影响孩子最终身高的,一个是生长时长,一个是生长速度。
★举个例子,公式:距离=时间 × 速度。
骨龄显著提前,意味着孩子剩下的生长时长缩短了。那么家长就要格外注意孩子的生长速度,如果生长速度加速,说明骨龄在加速闭合,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来评估目前是否处于青春期发育,以及青春期发育的状态。如果骨龄提前,但是生长却没有明显的增速,就要格外注意,孩子很有可能身高受损。这个时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检查,尽可能找出身高受损的原因
(有点烧脑,没关系,医生会帮助你做出评估和判断)
针对孩子个子矮,十分担心终身高受损,或者高度考虑病理性因素的,建议完善的检查主要包括:
常规血液检查: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内分泌相关激素项目及糖代谢指标,检测不同疾病,必要时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单侧手部正位片:有助于明确骨骺闭合情况,评估骨龄。另外,能够判断软骨的矿化程度,帮助判断何时停止生长。(对于 3 岁以下的儿童,由于骨化中心未发育完全,不常规推荐监测骨龄。)
特殊部位彩超及垂体核磁:除外特殊疾病。
03
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
确保孩子摄入营养均衡的食物且饮食健康。如果您需要帮助改变孩子的饮食结构,有特殊需求可以咨询医护人员。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尝试加强孩子的强项,建立健康的生理心理,鼓励孩子多运动、健康睡眠,定期监测身高生长,不要过度焦虑紧张。
来源 / 西安市儿童医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