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在地处中国西南山区的贵州省榕江县,今年 30 岁的闫义挺和爱人在自家卷粉小吃摊上忙个不停。手脚麻利的两人密切配合,一个招呼客人,收拾碗碟,另一个则煮粉、调味。一群食客围坐在炭火旁,边吃边聊。
小吃摊紧邻 " 村晚 " 举办现场,客流量比较大。" 今天生意好,估计要营业到凌晨一两点。" 闫义挺边招呼客人边说,到现在大约卖了 700 多份卷粉,几乎没有闲下来过。
街头巷尾张灯结彩、临街夜市烟火喧腾、年货市集人潮涌动 ……2 月 3 日是农历腊月廿四,恰逢南方小年,榕江县热闹非凡。自 2024 年 1 月初 " 村超 " 新赛季启动以来,小年夜相聚榕江看 " 村晚 " 再次掀起欢庆热潮。
作为 2024 年中国 " 村晚 " 示范展示活动之一," 村超 " 发源地榕江县的 " 村晚 " 一直备受关注,持续不断的人流汇聚不仅再现去年 " 村超 " 夏季决赛的火爆人气,也带来了火热的春节消费。
△ 2 月 3 日,音乐烟花秀在 " 村晚 " 上演(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在榕江,像闫义挺一样分享着乡村特色活动经济 " 红利 " 的人还不少。
据榕江县 " 村超 " 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 年 " 村超 " 系列赛事举办以来,当地累计接待游客超 733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81.13 亿元。
来自宁夏的马仙华拎着水果、面包等,还带着相机,早早地坐在 " 村晚 " 观众席上。" 这是我买的蜡染围巾,很有本地少数民族特色,这里的卷粉、烤肉都比较好吃。" 第一次来到榕江的她兴奋地说。
据不完全统计,榕江 " 村晚 "3 日晚至少吸引 3 万人到现场观看。
2023 年火爆 " 出圈 " 后," 村超 " 不断成为榕江县文旅流量的新入口。" 村超 " 遇上 " 村晚 ",方兴未艾的乡村特色活动不仅展现了中国 " 村 "IP 独特的魅力与活力,而且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
侗族大歌、苗族锦鸡舞、瑶族鼓乐 …… 在榕江 " 村晚 " 的舞台上,学生、农民、小商贩等都是晚会的主角,参演人员达到 2300 多人。
很多少数民族同胞纷纷走到 " 村晚 " 聚光灯下。虽然没有精致的妆容、华丽的服饰以及精准的走位,但他们淳朴自然、接地气的表演赢得了从十里八乡赶来的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 大家都没有舞台经验,甚至很多村民第一次上舞台。参加‘村晚’就是希望能把更多民族特色文化和开心快乐带给大家。" 表演苗族舞蹈 " 摆王木鼓舞 " 的麻书琴说。
△ 2 月 3 日,村民组成的表演队身着民族服装进入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除了传统的民族歌舞,榕江 " 村晚 " 的舞台上还有不少形式新颖、内容创新的节目。" 汗巴拉,嘿呦嘿哟,大家一起来 ……" 一曲由榕江各族村民合唱的《汗巴拉》,带动着全场一起参与。这是一首把侗族语言融入流行编曲的歌。
" ‘汗巴拉’是侗语,汉语的意思是‘一起来’。大家共同演唱这首‘村超’主题曲,想在‘村晚’舞台上延续‘村超’的快乐与精彩。" 榕江县文化馆馆长李莎说,歌编曲和形式都比较新颖,不仅贴近年轻人,传播也更广。
榕江 " 村晚 " 还推出了系列活动,包括 " 村超 " 龙门阵、我的 " 村晚 " 我的村、2024 龙年 " 村超 " 贺岁战等。
" 县里相继举办‘村超’新赛季系列球赛以及‘村晚’系列活动,不仅丰富全县老百姓的假期生活,也希望能进一步引流,推动全县春节文旅消费。" 榕江县旅游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何焕说。
为了做好旅游服务,榕江县一方面增加了酒店、餐饮等配套供给,另一方面还推出了特色古村、民俗体验、美食打卡等精品旅游线路。
△ 2 月 3 日,人们在 " 村超村晚 " 文艺晚会现场与吉祥物互动。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放眼全国," 村 BA"" 村排 "" 村歌 "…… 中国 " 村 "IP 层出不穷、各具特色。
距离榕江县 200 公里外的台江县台盘村,由当地苗族 " 六月六 " 吃新节篮球赛发展而成的 " 村 BA" 被外界称为 " 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篮球联赛之一 "。数据显示,在 " 村 BA" 系列赛事带动下,台江县 2023 年前三季度累计接待游客 468.51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54.25 亿元,较之前有明显增长。
在海南文昌市,村民们在椰林树影下扣响 " 村排 " 的快乐。夜生活也因此点亮:逛夜市、品美食、看表演 …… 观赛之余,人们还充分感受着文昌的 " 烟火气 ",进一步推动着当地乡村特色文体旅资源向文体旅经济融合发展转变。
2 月 3 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 " 村 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 近年来,‘村’ IP 搭台、文旅经济‘唱戏’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程同林说,各地还应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激发群众的创造力、积极性,打造更多特色鲜明的 " 村 "IP,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聚人气、添动力。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