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2-07
纪立建:构建“两有”课堂,追求“上课有意思,考试有成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行知路上陶花开之桂花

代表人物:纪立建

花语故事:桂花是南京市东山高级中学的校花,校园中心主干道行道树选用丹桂,命名为 " 丹桂大道 "。" 精益求精,臻于卓越 " 是学校的育人理念,也是以纪立建为代表的东高老师们的真实写照。

" 若要用北大的一座建筑形容您学识渊博、思想深刻的气质,那么气势宏伟,藏书丰富的北大图书馆最合适不过了。"" 很感谢高中有您的陪伴与教导。作为您的课代表,我从您身上学会的不仅是知识,还是做人的慧学。"" 老师布置的作业非常灵活,足够有空间让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我非常喜欢这种作业方式 ……" 这些学生们口中的 " 您 " 就是南京市东山高级中学南站校区执行校长、江苏省高中政治特级教师纪立建。作为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晓庄学院的前身)1991 届政教班的杰出校友,从教 30 年来,他坚持构建 " 两有 " 课堂,在追求 " 上课有意思,考试有成绩 " 过程中,实现了专业和个人的不断成长。

△纪立建

大学时光,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运动场上

1989 年高考后,通过提前招生,他成功地跨进了母校的大门。进入大学后,纪立建发现,学校不少公用场地还是和周围中学共用的,宿舍条件也很简陋,10 名同学共住一间。

" 没有上大学的感觉 " 这种失落感并未停留很久,很快平复情绪的纪立建开始寻找上大学的乐趣。大学期间,他最喜欢做的两件事就是在图书馆看书和在运动场上挥汗。" 我们的班主任贾慧老师鼓励我们多读书。《孙子兵法》《周易》《论语》等我都看过。当时只是囫囵吞枣地浏览,但无意中为做好一名政治老师打下了基础。" 后来的工作过程中,纪立建越发感悟:政治老师要博览群书,既要做专家也要当杂家。博学的老师才能津津乐道,学生学习才能津津有味。

△爱运动的纪立建(前排右二)在母校球场留影

广泛阅读之余,纪立建还经常参加各种球类运动,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活动轮番参与。" 我爱运动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不管工作再累,只要运动一场,一天的烦恼都没有了,然后继续努力工作。" 大学时光,令纪立建更加难忘的是和谐温暖的同学情," 我们宿舍里的同学经常相互乱穿鞋子、衣服,但大家丝毫不计较。毕业 30 年了,同学们虽然天各一方,但大家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上课有意思,成为不懈的追求

1991 年 6 月毕业,纪立建获得 " 校优秀毕业生 " 称号。他被分配到了南京原江宁县一所乡村完中——湖熟中学。工作第一年,给初中生上法律常识课时,他就常常找报纸,将和法律有关的新闻素材剪下来,供学生们传阅。他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引导扮演律师的学生思考并模拟辩护,引导扮演法官的学生结合新闻素材分析判断是否违法 ……

" 上课不按课本教书,学生们将来考试咋办 ?"" 特立独行 " 的做法,曾引起学生家长们的担忧,但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为了回答出纪老师布置的问题,学生们会在课后主动看课本,加深了对书本知识深层次的理解。纪老师结合案例讨论、判断法律问题的授课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几年以后,纪立建就带出了中考班政治学科合格率 100% 的好成绩,这是学校的历史突破。又过了几年,他又教出了政治中考满分的学生 ……" 刚工作的几年,没有想过什么教学模式,只想让课堂有趣有味有用,如果用现在的话来讲,当时的教学方式就是生活化、案例和情境教学,也体现了当今高中政治课所提倡的活动型课程的理念和雏形。我和学生都乐在其中。" 纪立建说。

2006 年,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创办高中,纪立建也成为创校的首批老师。他专注于政治学科领域,持续探索 " 有意思的课堂 "。区别于传统的课堂笔记,他提倡学生们使用 " 上课讨论本 ":黑色部分代表老师课上讨论的问题;蓝色部分代表老师的观点和其他同学发表的观点;红色部分代表自己的思考和整理的内容 ……" 因为您, 我选了政治,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这段时间里,您用各种各样的新闻串联起了单元知识。让零散的知识点变得合乎逻辑,知识体系也越发清晰。" 正如现在的学生戴永钰送给纪立建老师的教师节贺卡中所言,时间一长,学生们逐渐学会了从不同视角去看待问题,观察社会现象,进而掌握看待世界的方法。

△和教研组老师们研讨

自主复习整理本、命题本和作业本也是纪立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创新法宝。" 没有意义的作业不布置,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学生自己出题目,然后跟同座位互换题目、解答、批改;自己整理时事热点,随时拿来复习;用‘剧本杀’的形式串联《思想政治法律与生活》整本书,让学生们像追剧般对政治学科产生期待;开发《生活中的经济学》校本课程,鼓励学生们调查生活中的市场价格变化,再寻找背后的原因,再回归课本 ……" 在一次次 " 有意思的课堂 " 探索过程中,学校逐渐呈现出高品质的发展态势。历年政治高考中,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及现在的南京市东山高级中学的政治学科均分及高分率稳居江宁区第一位次、南京市前列,一大批学生陆续考上北大、复旦、南大等全国知名高校。学校还荣获 " 思政育人特色学校 " 荣誉称号,《基于立德树人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实践研究》项目入选南京市中学课程基地建设项目。

30 年如一日,努力了才有机会

从一所乡村完中的青年教师,如何成长为江苏省政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谈及自己的成长路径,纪立建老师边打开电脑里的文件夹边介绍:" 从 2006 年至今,我把所有教案都单独打包在一个文件夹里。上课 30 年了,我仍旧坚持原创备课。即使同样的经济热点事件,每一年的教学内容也不尽相同。我常常会结合不同年份教案,通过纵向对比,在课堂上展示时代的变迁、学生素养要求的变化等。" 这些原创的教案还被他整理成了 88 个课件,包含了高中政治学科的重要模块,并被《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社高度 " 点赞 "。

△纪立建应邀参加南京市教育局主办的名师公益大讲堂

纪立建老师的办公室里有一面书墙,满满当当地保存着近 30 年来的政治教材、命题材料、听课本、心得本等。这些资料记录着政治学科的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也是他在学科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的见证。2019 年 4 月,他被教育部教材局发函邀请,为国家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提建议,为国家的教材建设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刚工作不久,纪立建老师就加入了 " 南京市政治教育中心组 ",和南京市知名高中的政治中心组老师们交流,了解学科动态,与优秀者同行。每年,他还要求自己发表文章,沉淀和分享自己的教学思考和实践。其中两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在此过程中,纪立建老师从区、市到省里一路 " 通关 ":先后获得江苏省教育优秀工作者、南京市斯霞奖、江苏省课题研究先进工作者、南京市政治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政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等荣誉。" 也没有觉得有多艰难,只是把喜欢做的事情积累下来了,申报后就成了。" 分享最后,他表示:不是有了机会才努力,而是因为努力了才有机会。

通讯员 钱璐 实习生 刘艺帆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戴明夷 刘惠勤

相关标签

上课 大学 考试 图书馆 北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