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2-11
“新春在读”② | 梁永安《爱情这门课,你可别挂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关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中产化、城市化,以及精神文化领域里青年化的问题。在《爱情这门课,你可别挂科!》中,他通过解读《苔丝》《呼啸山庄》《面纱》《走出非洲》《革命之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日瓦戈医生》《霍乱时期的爱情》《雪国》《包法利夫人》等 10 部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爱情主题,探讨现实生活中的爱情问题,直抵现代人的自我成长和人生命题。

春节假期,可能一些青年人正在遭遇 " 被催婚 "" 被催相亲 ",那么不妨读一读这本书。因为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爱,以及如何去爱,如梁老师所说," 真正的爱情从来不会降临到一个不懂爱情的人身上 "。

不同于大学里的专业课程,爱情这门课没有教材。但梁老师觉得,阅读文学经典,可以让我们看到故事人物之间爱情的复杂性,但读透之后,也会豁然开朗,其实爱情的本质没有变,而且非常单纯。如果大家能搞清楚自己是谁,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自然就能知道想和什么样的人一起生活,那爱情就能变成一件相对简单的事。很多人最大的问题是自我认知还一塌糊涂,就忙着找对象,找的对象也乱七八糟,婚姻和生活自然一地鸡毛。总之,好的爱情应建立在个体对生命的充分理解与个体精神的充分发展之上,有了充分的阅读,才能有相对比较好的爱情。阅读在一定意义上使你真正拥有世界,让人更真实地活着。

至于怎么面对父母的催婚,梁老师也有非常具体的建议:" 年轻人不要整天和父母对着来,心态要有弹性、有活力,从容地面对父母。最重要的是笑眯眯地听,但不能完全服从。要明白自己的需求和选择,有能力安顿好生活并且打造好各个方面,做到这样已经不容易。生命需要自然成长,无法被催熟,年轻人不要焦虑,随别人催吧!"

【片段选读】

真正的爱情从来不会降临到一个不懂爱情的人身上,反过来说,我们要去追求爱情,首先自己必须是一个富有爱的感情的人,是一个懂得爱情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遇到那个人的时候,一瞬间把真爱识别出来,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但是,这仅仅是爱情的第一步,更难的还在下一步:相遇之后有了爱,怎么去保持它、更新它、发展它,怎么让爱情贯穿你的一生?这正是我们爱情文学课分享的重点。

《诗经》里写爱情,有一句极深切的话:"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这是我们在爱情生活里屡见不鲜的一种伤痛。相爱开始的时候都那么美好,却很难长久保鲜。莎士比亚戏剧中有很多女性角色都追求爱情,追求幸福婚姻,但有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婚礼之后,这些女人却都变得平淡无奇,说不出什么有生命灵趣的话了。似乎人生就是一场婚礼,婚礼之后,女人身陷油盐柴米的繁忙,爱情顿时无影无踪。

中国的一份情感婚姻调查发现,如今的离婚有 74% 是由女性提出来的,而离婚的理由大部分来自生活琐事。这说明爱情最大的难关是在相爱之后如何生长,如何展开,如何在平淡的日常中过出爱情的美好,这个问题会压垮很多人。

一个人的爱情在生活中被压垮,这是一个特别常见的现象。原因千种万种,最根本的一条,是人们精神的软弱。但只要我们转动一下心灵的方向,就会豁然一亮,发现软弱只是一种心理处境,我们可以用坚决的行动跨过去,生活就变成另外一种逻辑。

人生往往取决于一瞬间,就看你怎么选择,而这种选择,需要我们的内心动力,爱情常常会给我们带来这种动力。爱情是对每个人决定性的考验,如果爱情都不能改变你,你的一切注定黯淡无光。

荐书人: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王凡

相关标签

文学 永安 阅读 相亲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