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已然成为一座城市的 " 软实力 "。2 月 18 日,龙年首个工作日,上海黄浦区正式启动 " 宜商黄浦 " 营商环境主题周。现场发布了《2023 年度黄浦区综合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3 年 " 宜商黄浦 " 优秀案例,启动了黄浦区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营商赋能合作,成立了黄浦区营商环境共建智库,颁发了首批黄浦区优化营商环境 " 媒体观察员 " 聘书,并在仪式结束后开展了 " 领导干部走流程 " 感知体验活动。
黄浦区委书记杲云,区委副书记、区长沈山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洪继梁,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玉峰,区委常委、副区长徐知,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铭,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段守亮,以及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建设处、黄浦区相关部门、各街道负责人出席启动仪式。上海市及黄浦区研究机构、协会、专业服务机构代表,长三角、上海市媒体代表,黄浦区营商环境体验官和重点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黄浦区连续六年发布 " 营商环境白皮书 "
在当今全球化经济浪潮之下,营商环境优化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启动仪式上,黄浦区发布了《2023 年度黄浦区综合营商环境发展报告》(又称 " 营商环境白皮书 "),通过科学客观的第三方视角,把脉全区综合营商环境,助力持续优化。这也是黄浦区连续六年发布 " 营商环境白皮书 "。
过去一年,黄浦区创新实施了 " 政务服务舒心畅办 "" 政府监管无事不扰 "" 长三角政务通办互认 "" 企业满意度精准聚焦 " 四大专项行动,推出了住所网办管理系统 " 企易注 "、数字化智能规划审批、长三角 C9 联盟政务服务高频事项跨省通办、" 放射机房一件事 " 等企业感受度高、有黄浦特色的营商新举措,全面助力市场主体恢复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显示,2023 年,黄浦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157.30 亿元,总量排名保持全市第二、中心城区第一;人均 GDP 贡献达到 62.56 万元 / 人,地均产出达到 153.9 亿元 / 平方公里,经济密度持续领跑;固定资产投资、实到外资增速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全市领先,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 74 家。
构建 "1+9+10" 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
近年来,黄浦区始终以企业群众感受度和满意度为标尺,加强政务服务体系的一体化建设和举措创新,共创 " 便企实事更加暖心 " 的营商环境。今年,黄浦区将立足区政务服务中心的综合营商平台功能,构建辐射全区的 "1+9+10" 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打造全面赋能营商环境的旗舰载体,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1+9+10" 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指以南京路上 " 最美政务服务旗舰店 " ——区政务服务中心为主阵地,一体赋能 9 个专业分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就业促进中心、人才服务中心、教育考试中心大厅、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外国人就业管理办公室、档案馆查询档案接待大厅、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办税服务大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事务中心受理大厅),区内 10 个街道及一线营商服务团队,实现全区各政务服务窗口服务标准统一、管理方式统一,提升 " 店小二 " 帮办能级。
仪式上,相关部门签署了《黄浦区一体化政务服务任务书》,正式启动了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赋能街道营商服务中心联动合作。今后,黄浦区将以打造线下体验旗舰店、政务服务跨省连锁店、营商环境便利店为牵引,克服物理空间限制,推动 9 个专业分中心线上虚拟入驻、远程帮办覆盖。
邀请媒体智库参与 " 宜商黄浦 " 共建
营商环境的优化需要多方共同参与,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 7.0 版方案提出要实施营商环境协同共建行动,深化政企社学合作共建。
启动仪式上,黄浦区首次成立了营商环境共建智库,主动加强与专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高校等专业力量的合作交流,邀请了来自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申万宏源研究所、德勤、普华永道、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中因律师事务所、邦信阳律师事务所的专家共同参与 " 宜商黄浦 " 建设,持续为黄浦区优化营商环境出谋划策。
同时,颁发了首批黄浦区优化营商环境 " 媒体观察员 " 聘书,邀请观察员全流程参与黄浦区营商环境调研、座谈、评估等环节,聚焦营商环境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市场主体的关切和期盼、优秀的做法和实践,从媒体视角观察反映黄浦区营商环境建设情况、提供国内外优秀做法借鉴,持续为黄浦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专业支持。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龙秋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