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2-20
【秦医卫·疾病透视】17岁少女得“怪病”,一夜之间“退化”成蹒跚老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

还有谁可以比爸妈更爱你

那一定是你的爷奶 / 外公外婆

爸妈可能还会嫌弃你

但他们 永远不会

他们

是你在这个家的

" 免死金牌 "

他们

可能给不了你全世界

但会给你他们的全部

跟爷奶相依为命长大的九九(化名)

就是这样被宠大的

这种无条件的深沉的爱

也把这个命运坎坷的女孩

从低谷里稳稳地托了起来

命运坎坷 17 岁少女得 " 怪病 "

奶奶:砸锅卖铁我们也要治

迷迷糊糊中,陈姐(化名)看到,孙女九九(化名)虚弱地躺在手术台上,满脑喷血 ……

" 宝宝,宝宝 ……"

哭喊中,陈姐叫着九九的小名,挣扎中睁开了眼,原来,只是噩梦惊魂。

最近这半个月来,她经常这样整宿整宿睡不着。

▲图源:soogif

16 年前,儿子儿媳离婚,还没一岁的九九就 " 没有了 " 爸爸妈妈,从此过上了跟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日子。

从小到大,老两口都是在能力范围内,给孙女最好的。叫了十几年的小名 " 宝宝 ",也改不了口,因为她就是老两口的心肝宝贝。

这么多年来,爷爷奶奶的爱,滋养着九九长大。几年前爷爷因病走了,但临终最挂心的还是她。

但命运的玩笑,却偏偏挑中了老两口的这颗 " 掌上明珠 "。

▲九九和奶奶紧紧牵着手

去年 3 月,在学校住宿的九九发现,眼前的东西都变得怪怪的,一个变三四个,还歪歪扭扭的。

一开始她以为自己眼睛度数增加了,但奇怪的症状接踵而至,很快,她发现一边的手是麻的。

回家后,九九第一时间就把自己的症状告诉了奶奶,陈姐二话不说就带着孙女到眼镜店检查视力。

查不出个所以然,于是她们辗转到医院。与此同时,九九的症状急转直下,连站都开始站不稳了

一夜之间,这个 17 岁的少女,仿佛 " 退化 " 成了个垂危的 " 蹒跚老人 "。

大脑血管埋了颗 " 不定时炸弹 "

不想被 " 引爆 " 只能开颅

敏锐的眼科医生觉察到事情没这么简单,建议九九去做个核磁共振。

结果一出来,爱孙心切的陈姐,整个人都懵了,医生说:九九的脑子里有血肿。

有没有生命危险?怎么治?能不能治?

忧虑排山倒海而来,但陈姐知道,她不能倒下,她是九九唯一的支柱了。

一头雾水之际,陈姐想起了一群 " 老朋友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医生。

老伴得肝癌在北大深圳医院治疗那几年,陈姐早和悉心照料的医生们处成朋友," 拿不定主意就问他们。"

老朋友们随即指了条明路:

" 赶紧去找神经外科的主任陈保东。"

陈保东是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主攻颅底肿瘤和脑胶质瘤的专家。

这位火眼金睛的神外老手,一看检查报告就直指要害——

九九的大脑 "CPU" 出 bug 了

在我们的大脑中央下方,藏着拇指大小的脑干。

▲图源:腾讯医典

别看这玩意个子小,却是整个大脑背后的大 BOSS:

上接大脑,背负小脑,下连着脊髓,是连接这 3 者的要塞

除嗅神经、视神经,脑干是所有脑神经的必经之路

是脑内掌管呼吸心跳的地方

可以说,脑干是整个神经系统的中枢,就像是整台电脑的 CPU。

▲图源:腾讯医典

而九九正是在这个位置出了问题,她患上的是——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出血

咋整?

如果是一般位置的血管瘤,没有症状,可以保守治疗。

但九九的这颗血管瘤(实际上是脑血管畸形)长在脑干上,有 6 成机会会再出血,就像埋了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被引爆,分分钟是人命关天的事儿。

目前,想 " 拆弹 ",开颅手术是最合适的治疗办法。

神外老手8 小时顺利 " 拆弹 "

花季少女坎坷命运再次 " 逆袭 "

然而,神经外科的手术就像在豆腐上雕花,而颅底肿瘤手术更无异于高空走钢丝,一个不留神,就是 " 粉身碎骨 "。

" 最不愿意在神外病房照顾病人,患者躺着来又躺着离开的,太多了。"

熟悉医院的护工曾这样评价神外科,因为" 那里太没希望 "

而脑干这个位置,一向就是 " 手术禁区 ",一旦这里的血管瘤在术中破裂出血,死亡率非常高。

每一位神经外科大师、主任,就是在反反复复的血泊中跌倒,又站起来前行。

—— 北大深圳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陈保东

但在神经外科干了 30 年,陈保东早已见惯 " 枪林弹雨 ",在每年 2000 台手术的千锤百炼中练就了两把刷子——

① 组团对付像韭菜一样的胶质瘤

形成以手术为主,联合放疗、化疗、靶向、免疫等其他辅助治疗措施,成立了华南地区首个脑胶质瘤病区。

② 专攻脑干等刁钻位置的颅底肿瘤

陈保东曾赴美,在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师从世界颅底主席,从事颅底肿瘤及功能区胶质瘤的博士后临床研究。

所以,面对九九如此棘手的情况,陈保东敢做,也能做。

" 也必须做,不做,这小孩会很危险。"

▲手术中的陈保东(中间)

作为医者,陈保东除了肩负的责任,还有内心深处对病人和其家属的共情——

" 这娃是她奶奶的命,老人家现在非常焦虑。"

敲定手术时,陈姐每天晚上睡不着,一闭上眼就开始做噩梦——

" 一睡着就梦见宝宝下不来手术台,都是血 ……"

别说陈姐,就连 " 久经沙场 " 的陈保东,也不是毫无压力的,在脑干上动刀子,稍有差池:轻则偏瘫,重则昏迷

要保证手术万无一失,他就要把每个细节都确认好,影像、麻醉、病理等学科都来了。

▲图源:《白色巨塔》

2023 年 3 月 27 日早上 9 点,九九被推进手术室。

手术室外,九九的奶奶如坐针毡。

手术室内,显微镜下,陈保东的刀尖丝滑游走在被剖开的颅骨里,层层深入 " 抵达 " 脑干上的血管瘤。

" 瘤子能暴露得越敞亮,损伤就会少。"

当然,越深入、越暴露,也意味着更高的风险。

但陈保东,再一次不负众望,攻破 " 禁区 ",拿下了这块难啃的 " 硬骨头 "。

8 小时后,他成功切除了九九脑干上的病灶。

术后,九九被转入 ICU 进行观察。

陈姐去 ICU 看孙女时,一眼就望到窗外绿意盎然的莲花山。

这是陈保东的 " 小心思 " ——

「要把最美的风景留给病人,带来希望。」

那一晚,陈姐沉沉地睡了一个好觉。

或许梦中,她会梦见和她相依为命的孙女——

" 宝宝在哪,我就在哪,一辈子不分开!"

▲图源《黄昏时分,牵着手》

来源 / 深圳卫健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