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开工,提神咖啡必不可少。许多打工人打开手机,准备 " 瑞一杯 " 时发现,瑞幸每周 "9.9 元喝一杯 " 优惠券活动 " 缩水 ",引发热议。与之类似的是,从 2 月 18 日起,盒马将北京、南京、长沙三地一小时达的免运门槛上调至 99 元。优惠券缩水、提高免运门槛,商家套路为何这么深?
"9.9 元喝一杯 ",多款出圈咖啡不在优惠范围内
2 月 18 日,有网友反映,瑞幸咖啡每周 "9.9 元喝一杯 " 优惠券活动 " 缩水 ",不再是全场饮品可以使用 9.9 元优惠券,周边门店只剩 8 款指定饮品参与活动,引发讨论。也有网友在评论区表示,优惠券活动 " 缩水 " 从春节前就已经开始。
90 后小王是咖啡重度爱好者,几乎每天上班路上都要 " 瑞一杯 "。她比较偏爱瑞幸 SOE 小黑杯系列。2 月 19 日,她打开小程序点单时发现小黑杯并不参加 9.9 元的活动。记者注意到,在瑞幸小程序每周 "9.9 元喝一杯 " 活动规则中标注 " 优惠券适用于部分指定饮品 "。点开使用规则可以看到,本券可用于门店现制咖啡类饮品(小黑杯系列、酱香拿铁、新春金龙拿铁除外)。
在新街口附近一家门店,可用优惠券的咖啡不止 8 款,但曾经很出圈的小黑杯和酱香拿铁系列并不包括在内。小王翻看了之前的订单记录,去年还能 9.9 元喝一杯,但现在的优惠券,已经把这一系列排除在外了。" 因为我有一张 3.8 折的券,到手价在 13 元左右,价格上还能接受,再贵就不如去喝独立咖啡店或者其他连锁品牌的咖啡了。" 而在记者的优惠券页面,只有一张全场饮品 5.2 折券,一杯小黑杯系列咖啡的价格在 18 元左右。
有媒体注意到,2023 年 8 月,瑞幸举行 2023 年二季报业绩说明会时,瑞幸咖啡董事长兼 CEO 郭谨一曾表示,当年 6 月开始的 9.9 元感恩回馈活动反响超预期,因此决定这一优惠活动至少持续 2 年,以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瑞幸 9.9 元的低价策略撑不到一年就开始收缩。瑞幸变贵了,还会再喝吗?在评论区,有网友觉得只要价格相差不大,还会坚持自己喜欢的口味。也有网友觉得,市场上可替代的品牌还有不少,不会一直喝瑞幸。
盒马上调免运门槛,北京、南京、长沙三地满 99 元免运费
与之类似的是,2 月 18 日起,盒马将北京、南京、长沙三地一小时达的免运门槛上调至 99 元,未满足需收取 6 元运费。2 月 19 日," 盒马三城对齐山姆 99 元免运费 " 的话题也引发关注。上述三地中,北京此前的免运门槛为 49 元,南京和长沙则为 39 元。盒马方面表示,此三地的运费政策调整自春节前征求意见和公示,自 2 月 18 日起正式试点。
经过了此次调整,在南京,盒马一小时达的免运门槛与山姆极速达的免运门槛看齐,均为 99 元。而叮咚买菜的包邮门槛为 39 元。
据了解,盒马上次调整免运门槛是在 2021 年。此前,盒马每日首单免配送费,次单收取 6 元配送费。2021 年 2 月 26 日起,首单不再全免运费,设置免运门槛。有网友表示,免运费门槛过高,对单身人士不友好,平时买菜基本达不到 99 元。
关于盒马降价和提高运费门槛,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高级专家庄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提高运费门槛的前提是盒马的折扣化战略的落地实施,开启了线下和线上的同步大降价举措,而且实现了线上线下同价,折扣力度普降 2 成,这对于生鲜品类来说的确不容易做到。虽然运费门槛提高了,但在他了解看来,折扣行业的标准也是保持相对一致的水平。同时,客单价的提升能够有效降低盒马在同城配送的成本,让线上和线下的经营更加良性和健康,从而为消费者提供长期稳定的好价格和好产品。
会员权益缩水、App 买断变订阅 …… 商家先优惠再提价成 " 套路 "
会员权益变更、缩水,买断制变订阅制等变相涨价手段,在互联网上并不鲜见。
此前,淘宝 88VIP 会员权益变也曾引发关注,在去年 9 月,88VIP 会员失去一项原本享有的淘票票电影权益,同时夸克权益由 SVIP 调整为 88VIP 联名款夸克网盘会员,功能权益也相应 " 缩水 "。
在黑猫投诉平台,有网友在 2019 年 6 月通过充值 299 元购买了全站 SVIP ,在当时可下载全站素材。等到他 2023 年 2 月 22 日再次登录千图网发现,账号可下载的素材变少,而且提高了下载门槛,一直要求开通更高级的会员。之前开通的全站 SVIP 权益,被该网站重新改版后的各种付费 vip 权益取代,权益被强行缩减,很多图片无法下载。
曾经喜欢做电子笔记的小徐,就遭受了 App 的 " 背刺 "。" 因为之前主流的 Goodnotes 和 Notability 都是买断制。结果没多长时间,Notability 就改成订阅制,狠狠背刺老用户。没多久,我买的 Goodnotes 在更新版本后,也改为订阅制,并且老用户不能沿用,瞬间就被恶心到了,再也不想打开了。"
有网友表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给顾客养成了固有印象,后面再想提价,就很难被人接受了。也有网友持类似观点,如果提前公告,避免了很多误会和不满,也不至于引起这么大的争议。
业内人士表示,有的商家早期依靠投资者的雄厚资金,普遍采取 " 补贴 "" 让利 " 等竞争策略,争相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当平台企业获得稳定客流并让用户产生一定黏性后,企业要追求盈利,往往通过涨价来覆盖成本、谋取利润。从这个角度讲,有些消费品牌集中度提高后,涨价成为意料之中的事。其实,商家除了在优惠缩水、涨价之外,更应该思考进一步提高服务品质,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这才是最重要的。
现代快报 + 记者 蔡梦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