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9 日,无锡市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这是无锡市连续第 9 年以农历新年第一会的形式,专门部署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 " 不变 " 的执着持之以恒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 " 变 " 的眼光深入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再创新,努力实现产业经济与生态环保同频共振。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现场 市委宣传部供图
回眸 2023,无锡 " 含绿量 " 持续攀升
一年来,太湖水生态环境质量达 2007 年以来最好水平,湖心区近年来首次实现年度Ⅲ类水质,2007 年以来首次全年未出现异常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首次低于 55,生态环境部首次将太湖水质评为 " 良好 " 等级;全市国省考河流型断面优Ⅲ比例连续两年保持 100%;3 个断面单月水质 I 类,全省唯一。
一年来,无锡的空气迎 " 蓝 " 而上增 " 气质 ",全市 PM2.5 年均浓度 28 微克 / 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82.5%,是全省 PM2.5 和优良天数比率唯一 " 双达标 " 城市,两项指标改善幅度均居全省第一。
一年来,无锡向绿而行、向新而进,出台实施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方案,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 41.4%、52.3%,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望实现全省 " 十一连冠 ",单位 GDP 能耗下降 4.98%、降幅全省第二。
继连续四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后,无锡生态文明建设公众满意度超 95%。宜兴市获评国家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实践创新基地,新吴区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梁溪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成效位居全国前列,新吴区智慧水质监测实验室获得全国首个 CMA 认证的 AI 智慧实验室。
展望 2024:生态文明建设再创佳绩
新的一年,无锡定下环境质量主要目标: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持续改善,北部湖区总磷浓度进一步降低、力争达到Ⅲ类水;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 95.8%,其中河流型断面水质优Ⅲ比例稳定保持 100%,新一轮 598 条重点整治河道水质优Ⅲ比例达到 80%;PM2.5 平均浓度 28 微克 / 立方米左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力争 81.2% 以上,继续保持苏南最优。
高水平实施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要牢记 " 国之大者 "、扛起政治责任,着眼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全面落实省行动方案和我市新一轮太湖治理 "1+9" 实施方案,推动水质藻情尽快实现全局性、标志性改善,推动早日实现根本性好转。
彰显水韵无锡风采。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一体推进长江、太湖、大运河等河湖全流域保护修复;巩固提升蓝天保卫战成效。锚定 " 改善幅度稳中有进、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 工作目标,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强化 PM2.5 和臭氧浓度 " 双控双减 ",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向好,重点抓好 " 四气共治 ";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和固废处置。围绕保障人民群众 " 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坚持减存量、控增量同向发力,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扎实做好突出问题整改。聚焦上级督察发现、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折不扣整改、举一反三改进,确保群众环境权益得到有力有效保障;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牢记 "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绿色化转型的明确要求,加快建设提升更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空间格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稳步提升环境基础治理能力。协同夯实硬件基础、完善治理体系,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展现生态保护标志性成果。按照 " 一圈两区多廊多点 "(" 一圈 " 为太湖生态保护圈," 两区 " 为江阴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和宜兴生态保护引领区)生态保护修复总体格局,切实加强一体保护、系统治理,持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金辰 高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