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2-21
传承雷锋精神55年,胡世明获评江苏“最美志愿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日前,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厂退休职工胡世明获评江苏 " 最美志愿者 "。55 年来,为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胡世明怀着满腔热情和巨大毅力骑行万里,锲而不舍追寻雷锋足迹、收集雷锋藏品、传播雷锋故事、践行雷锋精神,学雷锋、做雷锋,一路播撒雷锋精神的种子,在全社会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中引发强烈反响。

用信念续写 " 雷锋日记 "

一枚黄铜熔铸的雷锋像章,静静安放在展柜上,虽然历经半个多世纪却仍旧熠熠闪光。这束光,也照在胡世明心底,指引他用青春和热血,熔铸一枚沉甸甸的人生徽章。

胡世明出生于 1952 年,1968 年学雷锋活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15 岁的胡世明从那时起就立志 " 学雷锋、做雷锋 ",雷锋精神始终激励着他。胡世明曾在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工作,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工作期间他兢兢业业认真负责;退休后,他更是用信念续写 " 雷锋日记 "。

55 年来,胡世明执着收藏雷锋主题红色藏品,乐此不疲宣传雷锋精神,把助人为乐变为使命、习惯和生活方式。他利用工休时间,骑着 " 雷锋车 " 走遍大江南北,骑行万里,跑遍井冈山、延安、沈阳等地,凡与雷锋有关的题词、事迹、语录、书刊等,他都买来珍藏,凡有学雷锋的感人场景,他都用录像机、照相机拍摄下来。

用行动谱写 " 雷锋精神 "

2008 年,胡世明在常州博物馆开办 " 雷锋精神永恒 " 的藏品展览。美国友人参观展览后留言道:" 很高兴在这里了解到很多这个中国士兵的故事!谢谢中国, 谢谢常州。"

2013 年,胡世明在自家办起 " 雷锋展览室 ",家中的门厅、过道、储藏室、柜子里、床底下、窗户墙上,凡能利用的空间都放满了雷锋主题藏品。

2019 年 6 月,在街道和社区帮助下,胡世明建起雷锋事迹藏品馆,陈列了他自费搜集的几千件红色实物和文献资料,免费提供给社区组织道德讲堂、冬训宣讲和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红色基因馆开馆后,胡世明就搬进了馆内居住,和藏品 " 共处一室 "。每天,他都要 " 盘一盘 " 这些宝贝。平时,他的身上总是套着印有雷锋头像的外套,有活动时,就套上志愿者红背心当义务讲解员,为观众们讲讲展品背后的故事。这种生活状态,胡世明持续了整整 5 年。目前,前往接受雷锋精神熏陶的青少年已超过 20 万人,参与义务讲解的志愿者超百人。

用真情抒写 " 爱的暖流 "

" 一路行走, 一路正能量。" 胡世明的坚守感染了一大批人。2013 年在安徽宣城,一组大学生骑行队看到他的 " 雷锋车 ",好奇地追了 50 公里,听了他的分享很受触动,与他同行了半个月,共同宣传雷锋精神。在他影响带动下,他所在街道目前已组建了理论轻骑兵、文艺轻骑兵、便民勤务兵、阳光帮扶团等 7 支志愿队伍,活跃的志愿者已有约 3000 名。

胡世明曾骑车 1500 多公里,到陕西靖边的孤儿学校捐资帮扶贫困。雨花台、八宝山、诸多革命烈士陵园都留下了他追寻英雄的足迹。每到一处他都会深情祭奠英烈,记录英烈故事,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积累素材。

胡世明用真情抒写 " 爱的暖流 ",捐资帮扶贫困、勇救落水市民、关爱烈士遗孤,俨然成为城市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先后获得 " 常州市最美志愿者 "" 常州市百佳市民 " 等荣誉。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陆文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