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2-21
2024年南京怎么拼?多区召开新春第一会释放这些信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开局就开跑、起步即冲刺。2 月 19 日,南京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暨产业强市推进大会,以 " 新春第一会 " 的形式谋划全年工作。作为落实省市部署的基层区,2024 年该如何绘出一个 " 新新 " 向荣的崭新画卷?这几天,南京多区也相继召开 " 新春第一会 ",产业强区、新型工业化、创新、作风建设等成为关键词。

产业强区,全力推进 " 一号工程 "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区域强。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南京多区将 " 新春第一会 " 的主题定为 " 产业强区 "。

2 月 20 日,玄武区召开产业强区推进大会举行,会上发布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产业强区政策,释放了 " 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 " 的鲜明信号。长期以来,玄武区在产业上积极下功夫、做文章,支撑了全区经济总量迈上千亿元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迈上百亿元台阶,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新的一年,玄武区将产业强区作为贯穿全年的工作主线、作为全力推进的 " 一号工程 ",加快中心城区动能再造,迈出转型发展坚实步伐。

2 月 19 日,栖霞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仙林大学城召开 " 新春第一会 ",也将主题聚焦在 " 打造产业强区 " 上。对于栖霞区来说,打造产业强区,具有深厚的底蕴实力、巨大的增长潜力、磅礴的政企合力。栖霞是南京唯一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农业三种业态并存、并兴的主城区。在科技引领下,全区上下将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深入实施产业强区主导战略,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让传统产业 " 大而强 ",让主导产业 " 高而强 ",让新兴产业 " 新而强 ",同时也将推动现代服务业向 " 两端攀升 "。

向 " 新 " 而行,创新活力更澎湃

全市新型工业化暨产业强市推进大会上提到,要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不断开辟新领域,塑造新动能,努力使新质生产力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和最强的城市 IP。

新型工业化、创新、新质生产力 …… 这些 " 新 " 也成为各区 " 新春第一会 " 的焦点。

雨花台区把 " 新春第一会 " 定义为发展大会,希望把发展作为硬支撑和强担当,借助雨花过去十余年 " 磨剑 " 打下的优势产业为底座,在壮大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列、在高质量发展中争作示范。会上,围绕创业和发展,还分别发布了 " 全面创新 "" 全域高新 " 十大项目,既有以区级机关、软件谷相关部门等作为责任单位探索数字赋能社区治理实践、深入打造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升级版、争创首批中国软件名园等具体任务,也涵盖城市更新、项目落地、产业突破等各街道负责攻坚的明确目标。

聚焦新型工业化,其时已至。向 " 新 " 而行,2 月 20 日江宁区召开全区新型工业化暨重大项目推进会,吹响了坚定不移走好以创新为特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 " 号角 "。2024 年江宁区将突出向 " 新 " 进军," 四链 " 融合,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向 " 融 " 共促,深度协作,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做好向 " 高 " 攀升,优化升级,壮大 "5+4+5" 创新型产业集群。向 " 难 " 突破,加力提速,夯实新型工业化项目支撑。向 " 实 " 发力,统筹施策,汇聚强大合力,为全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江宁贡献。

招大引强,紧盯重大项目

作为南京首个 "2000 亿城区 ",从 2015 年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大关,到跻身 "2000 亿板块 ",鼓楼区 8 年间连续跨过 10 个百亿级台阶。新的一年如何奋进?2 月 19 日下午,鼓楼区举行 " 现代化产业强区攻坚突破年 " 动员大会,定下 2024 年产业发展的量化目标: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 55 家,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 10%,现代金融、航运物流产业分别增长 5.5%、6%,商贸文旅、软件信息、专业服务产业分别增长 5%、10% 和 5%。为达到这一目标,鼓楼区也明确了要重点抓好的工作。其中就提到 " 要抓重大项目,夯实产业支撑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运行的 " 压舱石 ",是打造现代化产业强区的关键抓手和重要支撑。2024 年,鼓楼区共安排重大项目 137 个,年度计划投资 141.5 亿元。其中,产业项目 52 个,年度计划投资 101.43 亿元,年度投资占比超过 7 成。

高淳区 " 新春第一会 " 把 2024 年明确为 " 重大项目招引突破年 ",树立 "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 " 的鲜明导向,要求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资源,举全区之力推进招商引资、大抓项目建设。会上透露,高淳区将突出招大引强,敏锐捕捉国内都市圈、周边城市产业转移、资本投资动向,严格执行招商线索过堂机制,高质量举办专场招商推介活动,确保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 100 个,在 10 亿、30 亿、50 亿项目上尽快取得突破。同时抓好项目建设,聚焦项目建设关键环节,健全完善领导干部挂钩、专班服务、" 问题 24 小时解决 " 等长效机制,特别是对于 17 个省市重大项目、125 个区重点产业项目,要不讲条件、不遗余力,马不停蹄、火力全开,确保月月有进展、季季有成效、全年大突破。

强化作风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2 月 19 日,江北新区召开 " 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研产贯通、招商引资 " 四大行动动员大会,动员新区上下开年即开工、起步即冲刺,以强化服务、猛攻项目、注重贯通、大抓招商的实干实绩,迅速掀起新区开发建设新热潮。会议要求,强化组织,务实作风,全力推动 " 四大行动 " 取得实效。记者注意到,其中要求加强行动组织,抓重点破难点、补短板锻长板,拿出 " 钉钉子 " 精神和 " 一竿子插到底 " 的韧劲,切实将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位。还要抓实考核保障,树立 " 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 " 的鲜明导向,切实激发全新区干部奋楫争先的内生动力。

浦口区 " 新春第一会 " 也突出了 " 作风建设 "。会议指出,当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风险大、挑战多、任务重,急需全区上下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急需领导干部涵养与当前发展阶段相匹配的精神状态和能力素质,以过硬的作风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会议强调,全区各级干部要把对党的绝对忠诚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热忱与能力,切实担起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围绕打造一支适应高质量发展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会议要求做到选拔要从严、考核要从严、监督要从严。作风建设重在服务发展、重在解决问题。记者了解到,2024 年浦口区将围绕促发展,持续开展 " 双亮 " 等行动,形成更多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和闭环机制,大力推进要素、设施、配套等硬保障以及政策、金融、法治等软服务协同改善。

通讯员 玄萱 鼓轩 喻华轩 江萱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杜雪迎 赵丹丹 刘伟娟 徐苏宁

相关标签

南京 工业化 制造业 固定资产投资 双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