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2-23
6岁女娃爱咬嘴唇!嘴里长出怪东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朱鲸润 通讯员 潘静)" 妈妈,你快看看我的嘴巴!" 近日,家住宜兴的 6 岁女童萱萱告诉妈妈,自己的嘴巴里长了一个怪东西。萱萱的妈妈俞女士查看后,发现女儿下唇内侧有个小疙瘩,形状圆圆的,颜色和口腔黏膜差不多,顶端泛白。

当时俞女士的第一反应是,女儿可能得了手足口病。于是她赶紧带着孩子来到宜兴市中医医院就诊。儿科医生查看后,排除了手足口病的可能,建议她们去看口腔科。

口腔科主治医师陈光海查看后,告诉俞女士,萱萱嘴巴里长的小肿块叫 " 唇黏液腺囊肿 "。询问病史得知,萱萱平时有咬嘴唇的习惯,家长曾多次提醒她不要咬嘴唇,但孩子一直没能纠正过来。

取得家长的知情同意后,陈光海为萱萱实施了 " 唇黏液腺囊肿 " 摘除术,手术在局麻下进行,耗时十几分钟即顺利完成。

" 为什么孩子会长这种囊肿呢?" 面对患儿家长的疑问,陈光海解释说,人体的唇黏膜等口腔黏膜内含有大量的小唾液腺,这些腺体分泌唾液,并通过导管输送至唇表面,以保持嘴唇湿润。当成人或小孩自觉或不自觉地咬到嘴唇或者唇部受到外伤,都可能导致唇黏膜腺体破裂。此时,分泌的黏液就会从破裂口漏入组织间隙内,形成 " 唇黏液腺囊肿 "。

陈光海表示," 唇黏液腺囊肿 " 是一种良性的潴留性囊肿,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儿童居多。近 6 个月来,该院口腔科已接诊了 30 多例。" 唇黏液腺囊肿 " 常位于黏膜下,表面仅覆盖一层薄黏膜,因此呈半透明的小泡状,形似 " 珍珠 ",大多为绿豆或黄豆大小,质地软而有弹性。" 唇黏液腺囊肿 " 容易被咬破,破裂后可愈合再次形成囊肿,多次反复发作后,可形成较厚的白色瘢痕状突起。

陈光海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咬嘴唇的习惯,要及时干预、正面引导,避免反复刺激引发 " 唇黏液腺囊肿 "。如果发现孩子嘴巴里长了 " 血泡 " 或肿块,不要擅自用针去挑破,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唇黏液腺囊肿 " 摘除术虽然是个小手术,但精细程度比较高,囊肿周围的包膜清除不干净容易复发。而且,囊肿越大,手术创面就越大,愈合时间也相对较长。因此,如果 " 唇黏液腺囊肿 " 超过一个月没有消退,或反复发作并有增大趋势,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关标签

萱萱 儿科医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