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众热盼到呼啸开通
从江阴外滩站的人头攒动
到三阳广场站的 " 一位难求 "
从连通长江太湖到激活沿线文商旅产
S1 线赢得如潮好评
昨天
无锡首条市域轨交线
" 满月 " 啦!
翻看她开通 30 天的 " 朋友圈 ",捕捉到的关键词是 " 顶流、人气、江阴外滩、旅游、便捷、一体化、产业、机遇 ",将这些关键词拼起来,不难看出,S1 线带来的流量光环,打开了锡澄一体新格局,不止于交通的 " 通江达湖 ",更是两地市民 " 生活圈 " 半径的延展、沿线文商旅的融合升级、众多产业的落子布局和全线网的 " 热度 " 提升。
正如业内专家所言:"S1 线的交通优势,正在激活沿线区域乃至整个无锡的发展胜势。"
" 生活圈 " 大了
" 流量王 " 带热全线网
2 月 28 日 6 点 50 分,江阴市民卢峰从锦鑫路附近嘉福花园小区步行 12 分钟来到 S1 线南闸站,在扫码、安检、进站后,手机时间显示是 7 点 5 分,很快他便登上一趟开往南方泉的 S1 列车。
来无锡城区工作的卢峰时常被上下班堵车困扰,没想到现在靠 S1 线就彻底解决这一烦心事。
S1 线开通一个月,与卢峰有着相似经历的市民不在少数。
在 " 无锡地铁 S1 线通勤交流群 " 中,每天都闪动着上百条讯息。" 自从有了 S1 线,解放了双腿,每天开车一路信号灯太费腿了。""35 分钟峭岐站到三阳广场,从江阴到无锡市中心上班无压力。" 群里一张张的打卡照片,让人仿佛置身通勤高峰,一睹人头攒动的场景。
不仅如此," 一条轨交线把两地市民‘生活圈’串在一起,这或许就是属于每个市民的‘一体化’吧。" 江阴市民刘萌萌不禁感慨。
不难看出,春节前 S1 线开通以来,锡澄两地市民联络、通勤、交流的频次明显增加。
今年春节,地铁线网免费畅行,1013.65 万人次的总客运量刷新历史新高。"S1 线功不可没,江阴外滩站霸榜全国地铁‘顶流’站,着实让人看到这条‘江湖线’的魅力。"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相关专家说。
" 列车准点率、运行图兑现率均为 100%,交通导引、出行服务让人满意。" 市民的评价是最好的 " 满月答卷 "。进入常态,S1 线日均客流达 9.89 万人次,在全国地级市市域轨交中也是佼佼者。业内专家大胆展望,这条 " 流量王 " 的引流力,不仅带热全线网,还将 " 刺激 " 锡宜 S2 线的加快建设运营。
引爆文旅
江阴外滩等景区 " 火出圈 "
春节至今,打响本地文旅 " 第一炮 " 的景区当属江阴外滩。
" 小外滩 " 美景能刷爆朋友圈,得益于 S1 线的开通。有市民打趣说:" 是先有了江阴外滩,还是先有 S1 线?" 春节期间,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最为瞩目的是江阴外滩的 " 人从众 "。
" 火出圈 "、引爆文旅,S1 线或许也没想到会给沿线带来如此人气。
鹅鼻嘴公园作为滨江要塞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绝对的人气担当。统计数据显示,春节期间,S1 沿线滨江要塞景区、学政文化景区、飞马水城和乡村旅游监测点共接待游客 80.83 万人次;另据相关部门统计,江阴全市纳入监测的景区、景点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量达 135.83 万人次,较 2023 年同比增长 309.62%。
36 个站点南北 " 通江达湖 " 一轨相连,像穿针引线一般将江阴外滩、鹅鼻嘴公园、中山公园、徐霞客故居以及无锡市区的惠山古镇、南禅寺、崇安寺、小娄巷历史街区等数十个文旅景区串联起来。
从滨江风景区一路打卡到江阴市中心,适园、兴国园、朝宗门 " 收入囊中 ",在中山公园站附近人民路步行街、澄江福地购一盒马蹄酥,到南门站忠义街、八佰伴商圈感受江阴文脉,再到锡澄运河公园一览风景,到南禅寺、清名桥景区吃一口无锡小笼包,再一路向南欣赏雪浪山下、太湖畔风景,S1 线让沿线文旅 " 活起来 " 了。
显然,S1 线的引流力对沿线景区、商圈来说将是长久的利好。" 不是昙花一现,便捷交通释放的动能将持续赋能沿线文商旅。" 无锡旅游业协会相关人士预测。
而景区也在 " 练好内功 " 提档升级。近日,S1 线江阴外滩站步道投用,长约 180 米、宽 2.5 米,采用传统园林汀步设计,踏步石和草坪交叠延伸,颇为灵动,出站后沿着步道直接向北可抵达江边,感受滨江之城的独特风韵。" 希望全国人民都来江阴看看、了解江阴。" 借着 S1 线东风,好客的江阴市民热情邀约。
产业赛跑
" 江湖线 " 旁春潮涌动
与春天一同到来的,还有 S1 线通车 " 满月 ",其意义远超过交通本身。客流之外,锡澄两地更期待通过便捷交通带来科创、产业、人才的互动融合,碰撞出更多新思路,让区域经济发展更强劲。
抢抓这波交通利好,S1 沿线产业在 " 赛跑 "。
" 有高铁、有地铁,四通八达的交通让企业落地更有信心,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吸引高级人才,增强人才与城市、企业的黏合性。" 总部位于北京的某专精特新企业正考虑在东部地区设立分公司," 交通便利是我们选址的重要因素,S1 沿线具备这个优势。" 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出 S1 线对企业落子的意义。
有了 S1 线的硬核加持,锡澄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对落户产业的筛选也更有底气。
去年以来,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光电研究中心、电科莱斯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等平台项目纷纷落子 S1 线周边区域,为霞客湾汇聚新质生产力加速赋能。事实上,江阴市霞科办去年 3 月就在招商引智上强化 " 高精尖 ",吸引一批优质项目的到来,推动功能区起势破题。截至去年底,签约重点科创项目 26 个,总投资 20.4 亿元。
" 跑 " 得最快的还是率先落地于 S1 线旁的江阴市武汉大学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眼下,在霞客湾科学城、青阳镇的支持下,已有 8600 平方米高品质科创载体投入运营,5.2 万平方米霞客湾创智园已经开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优质、充足的载体空间。
新质生产力在 S1 沿线跑出了发展 " 加速度 "。据了解,永珈光能成立仅 3 个月就获得了知名美元风投基金线性资本的千万元级种子轮投资,成立不到半年时间就汇聚了包括 3 位国家级人才在内的多位尖端人才。
"S1 线 + 地铁 1 号线 " 由北向南构筑起一条全长约 65 公里的轨交线,串联江阴老城、锡澄协同发展区、惠山新城、无锡中心城区和太湖新城。开通 " 满月 " 之时,交通、文旅、产业、人才已然在这条 " 江湖线 " 上奔流涌动、融合创新。可以预见,未来,随着更多市域轨交的建设开通,从激活锡澄一体 " 小圈 ",到融入长三角一体 " 大圈 ",交通优势将带来更多发展胜势。
来源:无锡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