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4-03-03
央媒看兰州 | 穿行黄河之滨,感受千年古镇的“前世今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初春清晨,黄河之滨的河口古镇响起一串悠长的鼓声。由 30 多位当地村民组成的太平鼓队和身着盛装的社火表演者们一步一顿,穿过青石巷、钟鼓楼向西而去。古老的节拍,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河口古镇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交会贯通的要冲之地,源于汉、起于唐、成于明、兴于清,曾是军事、商贸重镇,是金城兰州的西大门。2014 年,当地启动河口历史文化街区恢复建设工程,修缮改造古民居院落,还原复建历史建筑,古镇重获新生。

古镇有 " 四街十七巷 ",沿着 3 米多宽的东街来到一处临街古民居。门前,由景区工作人员扮演的 " 衙役 " 向我们娓娓道来,相传宅子已有 400 多年历史,于 1882 年被清政府设立为内陆海关,是甘肃境内最早的海关。

宅内各处 " 修旧如旧 ",布置成古代衙门办公的场景。" 海关总督 " 端坐在院中央的案桌前,为往来游客发放 " 文牒 "。" 所来何人,去往何处?" 演员马亚斌乐此不疲地互动着。" 我最多一天接待过 200 多名游客,沉浸式体验后,大家都是笑着离开的。" 他说。

在河口古镇,包括 " 甘肃第一海关 " 在内的明清古民居院落共有 37 处。依次走过武举人故居、子响棋院、偶园等宅院,院内或还原历史场景,或展览奇石字画,文化让历史 " 活色生香 "。

在不破坏古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还有村民在自家老院里办起了农家乐。2018 年,村民巨惠莲开了古镇第一家农家乐,她说," 现在景区旺季日均接待 10 桌,一年有十几万元收入。" 如今,餐饮是古镇主要业态之一,全镇有 60 多家农家乐,20 多家小吃店,带动当地 2000 多人就业。

行至张家巷口,一阵香味迎面飘来,张盛祖两口子正在自家店门口一锅接一锅地制作当地传统小吃 " 油壶喧 "。特制的薄饼被煎至金黄,切成小块装盘。" 河口以前是西出兰州最大的商埠,有好多老字号,我家的手艺是从明朝一代代传下来的。" 张盛祖说。

向南走出巷道,一座由几百盏灯笼组成的灯阵呈现出河口古纱灯造型。" 河口有正月十五挂彩灯的习俗,每隔两三年举行一次灯会,悬挂绘制《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典故的纱灯。" 河口古纱灯非遗传承人张振祥说。

" 这些年,我制作还原了四扇灯面、榫卯结构的古纱灯,还通过非遗进校园教授学生制灯,同时还开发了文创产品。" 张振祥说,他收了几十位徒弟,活动基地就在西街尽头的西固区民俗博物馆。

南城门下,一棵有百余年历史的左公柳枝干苍劲。远处,横跨两岸的兰永公路、兰海高速取代了古渡口,来往车辆川流不息。河口大景区物业办副主任张伟指向东方说:" 那边是兰州国际港务区,连接中亚、西亚和欧洲市场。"

太平鼓声渐行渐远,沿河栈道上游人穿行。滔滔黄河水,伴着河口古镇从历史中走来的步伐,沉着、轻盈地向东流去。

来源丨新华社

相关标签

古镇 兰州 黄河 甘肃 就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