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开放加盟,餐饮巨头加盟潮即将来临?
3 月 4 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海底捞,06862.HK)发布公告称,将着手推行海底捞餐厅的加盟特许经营模式,以多元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动餐厅网络的扩张步伐。公司亦已成立加盟事业部,制定加盟特许经营相关模式细节及商务合作流程。
海底捞表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按照直营模式,坚持自身连住利益、锁住管理的理念,实现门店数量的拓展。与此同时,公司一直保持对市场不同经营模式的关注与评估,餐饮行业近年来在连锁化经营、加盟模式上不断开拓、创新成长,公司认为目前按照以直营为主、适时引入加盟特许经营模式,将有助于公司实现进一步的适度扩张。
海底捞称,引入加盟特许经营模式将在继续保证管理水准和顾客体验的基础上,增强营运能力,引入更多优质资源,提升营运效率,助力海底捞品牌扩展至更多区域,为更广泛顾客提供服务。
" 海底捞开放加盟这个是意料中的事情。" 在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如果海底捞不开放加盟,在其他企业提速的当下,海底捞想要力保行业老大的地位,仍然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所以它开放加盟应该就是让整个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的红利持续释放,这对整个营收、利润以及股价有相应的加持。" 朱丹蓬还表示,未来会有更多餐饮巨头开放加盟。
此前,2 月 20 日,海底捞刚刚发布正面盈利预告称,公司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的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预计将不低于 414.0 亿元,增加比例不低于 33.3%(以 310.4 亿元为基准,不包含特海国际营收);录得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不低于 44.0 亿元。
在公告中,海底捞还将 2023 年业绩与 2019 年业绩进行对比。海底捞表示,相较于 2019 年度 249.4 亿元的营收及 25.6 亿元的净利润,公司 2023 年度营收和净利预期分别增加不低于 65.9% 及 71.8%,而该增加主要归因于海底捞餐厅网络的扩张。
由于疫情、盲目扩张的影响,2021 年海底捞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度亏损,全年亏损高达 41.63 亿元。为了减少亏损,2022 年,海底捞继续放缓拓店速度,同时在下半年启动 " 硬骨头 " 计划以重开过往关停的若干餐厅。在营收比 2021 年同期的 411.2 亿元减少 15.5% 的基础上,将净利润转亏为盈,从净亏损 41.6 亿元增长至盈利 13.7 亿元。
2023 年,海底捞的业绩进一步改善。海底捞 2023 年中期报告显示,2023 年上半年,海底捞录得营收约 188.9 亿元,较 2022 年同期的 151.6 亿元增长 24.6%;净利润约为 22.6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025.8%。与此同时,海底捞的开店速度有所回温。2023 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 5 家门店,恢复前期关停的门店 24 家,同时关闭了 18 家经营表现欠佳的餐厅。截至 2023 年 6 月底,海底捞共经营 1382 家门店, 其中 1360 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22 家位于港澳台地区。
不过相比近年来各大餐饮品牌开店速度,海底捞 2023 年上半年净增加 11 家门店的速度并不快。据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呷哺呷哺,0520.HK)2023 年半年报数据,2023 年上半年,呷哺呷哺集团于中国大陆新开设 89 间呷哺呷哺餐厅,于 22 个省份及自治区以及 3 个直辖市 ( 即北京、天津及上海 ) 共经营 841 间呷哺呷哺餐厅;集团亦于中国大陆新开设 27 间凑凑餐厅,于中国 24 个省份及 3 个直辖市 ( 即北京、天津及上海 ) 共经营 237 间凑凑餐厅。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 2 月,另一家餐饮品牌九毛九也宣布开放加盟。2 月 4 日,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九毛九,09922.HK)发布公告称,将引进加盟及合作模式至太二酸菜鱼及山的山外面酸汤火锅。自 2 月 3 日起太二已开放新疆、西藏及台湾地区,以及其他省份机场、高铁站等交通枢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的加盟模式。山外面将同日开放中国若干指定购物中心的合作模式,并于 2025 年 2 月 3 日全面开启加盟模式。
截至 3 月 4 日收盘,海底捞跌 2.24%,收报 13.98 港元;呷哺呷哺跌 3.57%,收报 1.89 港元。
来源 / 澎湃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