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4 日,湖北银行在中国货币网发布了《湖北银行 2024 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并披露了 2023 年的财务数据。
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末,湖北银行总资产较 2022 年同比增长 14.36% 至 4603.88 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96.21 亿元,同比增长 8.65%;实现净利润 24.72 亿元,同比增长 14.66%;资本充足率为 12.35%,同比上升 1 个 bp;不良贷款率为 1.96%,同比下降 1 个 bp。净息差为 1.76%,同比下降 35 个 bp。
除净息差受市场大环境影响有所下降外,湖北银行整体财务数据发展向好。但是湖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维持在 1.96% 的高位,远高于 2023 年末商业银行 1.59% 的平均不良率。
有媒体发现,湖北银行发布的 2024 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中的 2022 年和 2021 年数据与其 2022 年财报中的数据不匹配。
例如,2024 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中披露的 2022 年、2021 年的总资产分别为 4025.73 亿元、3505.86 亿元;2022 年财报中 2022 年、2021 年的总资产分别为 4035.45 亿元、3511.2 亿元。分别出现了 9.72 亿元和 5.34 亿元的误差。
监管指标方面,2024 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公布的 2022 年资本充足率为 12.34%,2022 年财报中披露的为 12.84%,相差 50 个 bp。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公布的 2021 年拨备覆盖率为 223.09%,而 2022 年财报中公布的数据 203.54%,相差 20.36 个百分点。
这类数据失实的现象并非首次发生。在 2021 年 5 月,湖北银行就专门发布公告,将 2020 年财报中的 2019 年末不良贷款利率由原来的 1.91% 更正为 1.99%。
不仅如此,湖北银行数据失实的问题在招股书中也暴露了出来。此前有媒体就发文指出,湖北银行的年报和招股书数据自相矛盾。
湖北银行招股书显示,2019 年、2020 年和 2021 年,该行净利润分别为 18.98 亿元、13.18 亿元和 17.56 亿元。而湖北银行 2019 年、2020 年和 2021 年年报显示,该行各年度净利润分别是 19.5 亿元、15.53 亿元和 17.56 亿元。湖北银行招股书中,2020 年末、2021 年末的不良率分别为 3.58% 和 2.25%,同期年报中的数据分别为年报数据是 2.49% 和 2.1%。
有观点认为,湖北银行的数据误差和整体数据相比十分细微,无伤大雅。但是无论是银行业本身,还是企业上市,对数据准确性要求很高。
早在 2018 年 5 月,原银保监会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的通知》,明确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明确数据质量管理目标,建立控制机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连续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2022 年 1 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注册制下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的指导意见》也明确要求: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数据失实不仅反映出湖北银行数据管理能力弱,同时也可能对湖北银行的 IPO 造成致命影响。据悉,湖北银行于 2022 年 11 月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公司 IPO 申请 2022 年 11 月 1 日获受理,中信证券担任保荐机构。此次发行,湖北银行拟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 25.37 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 25%。
在 2023 年 3 月 3 日,湖北银行又 " 换道 " 注册制审核,首发申请获深交易受理。但是时间过去 1 年后,湖北银行的 IPO 进程依然停留在 2023 年 3 月 3 日的 " 已受理 "。
根据媒体统计,截至 2023 年 10 月 23 日,有 24 家注册制企业完成在沪深主板上市,IPO 受理到上市平均时长为 106 天。其中,受理到过会平均用时 47 天;过会到提交注册平均用时 6 天;提交注册到注册成功平均用时 12 天;注册成功到上市平均用时 41 天。
同样走注册制审核的湖北银行,从受理到过会已经超过 1 年时间,这是非常反常的。有分析指出,注册制相较于核准制虽然将门槛放低了不少,但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要求更高。湖北银行 IPO 进展不利可能就是财务数据失实种下的 " 苦果 "。
来源:华博经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