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3-06
这场经济主题记者会,信息量很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3 月 6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

今年 5% 左右的 GDP 增速是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 5% 左右,郑栅洁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综合平衡基础上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和可能提出的,是经过科学论证的。这一目标符合“十四五”规划的年度要求,与经济增长的潜力基本匹配,是一个积极向上、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

他表示,2024 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中国经济规模已超过 126 万亿元,我们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城乡区域等进一步协调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能。高质量发展正在全面推进。这些都为短期巩固经济回升态势、长期发展向好进一步打牢打实了基础。”郑栅洁说。

在宏观政策方面,今年将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增量政策,都将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强大的宏观调控政策供给。

放眼全国,各地发展也更加积极有为。郑栅洁介绍,春节前全国 31 个省区市都召开了“两会”,各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有 25 个省份的经济预期增长目标高于去年实际增速,有 23 个省份高于全国水平。开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实物量等先行指标较快增长,文化、旅游、餐饮等消费旺盛。郑栅洁表示,综合分析,一季度有望实现良好开局。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

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民生关系千家万户。蓝佛安表示,现在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 11 亿人,医保参保人数超过 13 亿人,有 4400 万人被纳入低保和特困救助范围。今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还将再提高 30 元。2024 年,教育、社保和就业预算安排都将超过 4 万亿元。下一步,财政部门将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蓝佛安表示,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当然,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是捂紧钱包不花钱,而是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将持续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执行会议差旅、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制度规定。

对于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蓝佛安回应,经过各方面协同努力,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整体缓解。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有关方面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

2024 年要推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3 年,消费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 82.5%。新的一年,商务部对于扩大消费以及激发有潜能的消费,还将采取哪些措施?王文涛介绍,2024 年促消费,要做两个重点工作。一是推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二是提振服务消费。

我国的汽车、家电、家装市场综合体量大,相当一部分产品使用年限较长,能耗排放较高,有的因为长期使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潜在更新需求进入了集中释放期。比如,在用国三以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乘用车超过 1600 万辆,其中车龄 15 年以上的超过 700 万辆;平均每年约有 2.7 亿台家电按标准来说超过了安全使用年限。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是增强当前经济增长动力、巩固回升向好的有力举措,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当然要强调,以旧换新是要建立在消费者的自愿基础上。”王文涛表示,对于这项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主,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的有效机制。

在扩大服务消费方面,王文涛介绍,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服务消费工作:一是加强统筹,构建“ 1+N ”工作体系;二是扩大服务领域开放,丰富服务消费供给;三是搭建平台载体,创新服务消费场景。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总量上保持合理增长,后续仍有降准空间

2024 年以来,降准力度和贷款利率下行幅度都超过市场预期。下阶段,货币政策还将如何支持经济回升向好?记者会上,潘功胜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空间。“我们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中,将更加注重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稳定物价,为经济运行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潘功胜表示,总量上保持合理增长。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 7%,后续仍有降准空间。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均衡投放。

在价格上将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023 年两次降息,并且降低存量按揭贷款利率,引导主要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今年 2 月份又引导 5 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降低 0.25 个百分点。

同时,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我们将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继续实施支持碳减排再贷款,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带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盘活存量金融资源,着力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潘功胜说。

证监会主席吴清:

严打造假欺诈、操纵市场、内幕交易

吴清首次公开亮相记者会,他坦言,到这个岗位还没有“满月”,现在还是边学边干,以学为主。从监管方面来说,下一步重点是突出两个字,强和严。强,要强本强基。从法律上、制度上、监管执法和司法上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和信任,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参与市场。同时,必须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企业更好发挥主体作用。

严,严监严管。对重点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要重点严打,特别是一些触碰底线的,严厉打击造假欺诈、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

在回答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投资者获得更好回报时?吴清表示,要做好入口的监管、出口的监管、持续监管、责任的落实。首先,严把入口。企业 IPO 上市绝不能以“圈钱”为目的,更不允许造假、欺诈上市。下一步要成倍地大幅地提高覆盖面,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坚持申报就要担责,以此倒逼发行人进一步提高申报质量,倒逼中介机构提高执业和服务水平。第二,狠抓日常,加强上市后监管。突出抓三件事:防假打假、规范减持、推动分红。第三,畅通出口。一方面,设置更加严格的强制退市标准,做到应退尽退。另一方面,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进一步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也鼓励推动一些公司主动退市。第四,压实责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企业必须扛起第一责任、主体责任,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作为企业的“关键少数”必须挺在前面。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徐梦云 杜雪迎 马壮壮 赵丹丹

相关标签

郑栅洁 中国经济 医保 经济增长 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